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八旗制度

八旗制度

清代满族社会一种“兵民合一”的特殊组织形式。从牛录制演变发展而来。努尔哈赤起兵后,根据战争需要,将原来女真族狩猎时采用的临时性组织形式,加以改组扩大,编成长期的正式组织,即此。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在牛录制的基础上建黄、红、蓝、白四旗,四十三年(1615),复增镶黄、镶红、镶蓝、镶白四旗,合为八旗。旗制规定,每旗(满语称“固山”,“旗分”之意)辖五甲喇(汉译参领),每甲喇辖五牛录(汉译佐领),每牛录由300人编成。创建八旗组织时,据记载满洲牛录有308个,蒙古牛录76个,汉军牛录16个,共400个牛录(今有人考证为200多个)。每旗所辖的牛录数和牛录下的丁数,时有变化。凡八旗成员分别隶于各牛录之下,平时从事生产,战时负戈从征,军械粮草自备。清太宗天聪九年(1635)、崇德七年(1642)又先后将降附的蒙古人和汉人,分别编为“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与“八旗满洲”共同构成八旗组织的整体。清初镶黄、正黄、正白称为“上三旗”,由皇帝亲自控制。正红、镶红、正蓝、镶蓝、镶白称为“下五旗”,初由诸王及贝勒等分统,雍正时加强中央集权,严格区分旗分佐领和府属佐领的隶属关系,旗分佐领也由皇帝直接控制。八旗是清朝统治的重要军事力量,创建之初具有军事、行政和生产等方面的职能。与满族社会经济基础相适应,对推动满族社会经济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入关以后,清统治者把大部分八旗兵丁屯驻在北京附近,俗称“京旗”,把其余部分派到全国各重要城市和军事要地,称为“驻防八旗”。清统治者为加强对本族和全国人民的控制,建立八旗常备兵制和兵饷制度等,与绿营共同构成统治全国的强有力工具。其军事职能日益增强,而生产职能日益缩小。在东北地区,八旗各级衙署与州县并存,旗人和民人不仅在统属上不同,在政治待遇上亦不平等,旗人远胜于民人,而旗人中又有满、蒙、汉军的差别。清代在东北边疆民族地区实行的“佐领制”和在蒙古各部中实行的“盟旗制度”,都是在八旗制度的影响下,因地制宜而创造出来的。

猜你喜欢

  • 宁肃王

    元朝封爵。为诸王第三等级封号之一,授驼纽金印。至大元年(1308),成吉思汗孙拔都后裔钦察汗脱脱始受封,次年赐印。

  • 婼羌

    羌族部落名,亦国名。原居河西走廊弱水上游及其以西地区。西汉文帝(前180—前157在位)初,匈奴向河西扩张,迫使其大部西迁至阿尔金山以西,在阳关西“千八百里”建立国家,成为西域三十六国之一。余众西迁至

  • 十三工

    清乾隆(1736—1795)后对撒拉族聚居地区“内八工”和“外五工”的合称。※“工”,突厥语音译,指村镇、城堡等基层行政单位,相当于乡,管辖数村。前者指位于黄河南岸今循化县城以西的街子工、查加工、苏只

  • 久越得犍

    西域古地名。见《新唐书·地理志》。安西都护府下王庭州都督府,以久越得犍国步师城置。《大唐西域记》作鞠和衍那。《册府元龟》和《唐会要》作久越得健,《酉阳杂俎》作俱德建。即今阿姆河北、卡菲尔尼甘河下游西岸

  • 塔出

    ①蒙古国驸马。又译泰出、塔术。斡勒忽纳惕氏。※月伦太后(成吉思汗母)弟斡剌儿之子,一说作月伦弟。娶成吉思汗幼女按塔伦(又译阿勒塔伦)公主,称古列坚(驸马),故习称塔出驸马。成吉思汗赐以“照儿薛禅”称号

  • 抚水州

    唐宋南方古地名。唐置羁縻州,属黔中道黔南都督府。宋改属广南西路宜州,仍为羁縻州。辖抚水、京水、多逢、古劳四县,约当今广西环江北部及贵州荔波、三都、从江等县地。治所在抚水,即今环江县北旧宜北县地。居民属

  • 库车直隶州

    清代新疆州名。光绪十年(1884)置。治所在今新疆库车城。辖沙雅县。管领村庄190处。7驿站、7卡伦。隶阿克苏道。1913年改为县。居民74000余人,大多数为维吾尔族,少数为回族和汉族。主要从事农业

  • 昭宗

    见“爱猷识理达腊”(1899页)。

  • 卓木雅

    门巴族民间木制餐具。门巴语音译,原为一种树名,转指特异功能木碗的称谓。当地工匠采用此树的瘤疙瘩或根部制作成器,故名。制作工序与※格育雅古相同。器型为侈口鼓腹,矮圆柱形足、平底。木质细密,花纹别致,镶嵌

  • 夸兰大

    满语音译。亦作夸兰达。清初执行某一军事任务时所委任的临时带兵官。授纛。其衔相当于甲喇章京(参领),但待遇则不如;时人也以此名尊称“库主事”(文职正六品)。满语“夸兰”,原喻指“军营”、“庭院”或“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