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八旗汉军

八旗汉军

清代八旗组织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俗称汉军八旗。与八旗满洲、八旗蒙古构成八旗组织的整体。汉军,满语作“乌真超哈”,意为重兵即炮兵。清太祖努尔哈赤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创建八旗组织时,将降附的部分汉人编为牛录(汉译佐领),隶八旗满洲下。清太宗皇太极天聪五年(1631,一说七年),初设汉军一旗。崇德二年(1637)分汉军为二旗,旗色玄青。四年,又分二旗官兵为四旗,于原有旗色之外,又增加镶黄、白、红三色。七年(1642),正式编为八旗汉军,编制、旗色、官制与八旗满洲同。崇德末有汉军佐领157个又半分佐领5个。清军入关后,续有增加。顺治十五年(1658),为206个又半分佐领3个。康熙五十一年(1712),增至258个又半分佐领1个。雍正十二年(1734),定为270个。乾隆以后因八旗生计问题,制定汉军旗人出旗为民的政策,汉军发展受到限制。乾隆五十五年(1790),其佐领减少到266个,直至清末未变。八旗汉军的地位比八旗满洲、八旗蒙古为低。参见“八旗制度”。(29页)。

猜你喜欢

  • 西林教案

    近代壮族人民反对外国传教士侵犯中国主权的案件。亦称“马神甫事件”。清咸丰三年(1853),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Auguste Chapde-laine, 1814—1856)非法潜入广西西林壮族地区搜

  • 引者

    古代蒙古贵族女子的陪嫁者。又称媵哲(ying映一)、尹吉、引者思。蒙古语音译,汉译为“陪送”、“从嫁”。指古代蒙古社会中那颜贵族阶级作为嫁妆随女出嫁夫家之奴仆。《南村辍耕录》卷十七《奴婢》条载:奴婢“

  • 宇文籍

    770—828唐朝文臣。字夏龟。其先为匈奴苗裔,后称鲜卑宇文氏。父宇文滔,官卑。少好学,尤通《春秋》。初窦群自处士征为右拾遗,表籍代己,由是知名。宪宗元和(806—820)间,登进士第,从宰相武元衡出

  • 白霫

    古代北方民族名。史称“本匈奴别种”,为铁勒十五部之一。初居于漠北独洛河(今土拉河)东北一带,后逐渐南下,进入漠南地区,分为居延、无若没、潢水3个部落,被称为“白霫三部”。以游牧、射猎为生,首领称俟斤,

  • 李云

    ?—309成汉宗室、大臣。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县东南)巴人。成汉君主※李雄堂弟。建兴元年(304),李雄称成都王后,被封为司徒。晏平四年(309),太尉李离为部将罗羕等所杀,梓潼归罗尚。云奉雄命与太傅

  • 汝宁王

    元朝封爵。为诸王第二等级封爵之一,授螭纽金印。延祐二年(1315,一作元年),叛王海都子察八儿归顺元廷,受封。其子完者帖木儿、孙忽剌台袭封。

  • 仁寿

    宋代云南大理(后理)国国王段智祥年号。?—1238年。

  • 土把总

    官名。清代在川、滇、黔、湘、鄂、甘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所置,世袭武职小土官,以当地头目为之,五种土弁之一。秩正七品。负责管理本辖区内各种事项。其革除、贬擢隶兵部。

  • 回回营

    参见“回回屯田”(782页)。

  • 赶夜光

    朝鲜族民间传统岁时习俗。流行于延边等地区。现在,此俗已消失。“夜光”为鬼名,始载于朝鲜李朝洪锡谟《东国岁时记》元日条:“俗说鬼名夜光”。相传于夏历正月初一降于人间,逐个试穿每个小孩的鞋,足样合适则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