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内差

内差

藏语称“囊差”,是“其差”(外差)的对称。旧时西藏地区农奴向农奴主负担的劳役地租的一部分,是庄园领主对农奴的直接剥削。凡从官家、贵族或寺院领主那里领种一份※“差岗地”的差巴农奴,每年要在所属领主的谿卡(庄园)自营地上从播种、锄草、收割到入仓,为主人无偿的服役。此外,※差巴农奴还要服※外差,内差与外差合为农奴总的份地租。民主改革后,推翻封建农奴制,已被废除。

猜你喜欢

  • 阿寅勒

    蒙古语音译,意为“营”。古代蒙古社会中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游牧方式。该家庭只包括二、三代人,通常由一家成员及若干帐幕与幌车组成单独营地进行游牧。随着游牧经济的发展,牲畜数量的增长,个体家单独活动能力的加

  • 尕勒莽

    相传为撒拉族最早的首领。蒙古国时期,与其弟阿合莽因反抗塞尔柱王朝(1055—1258)的压迫与歧视,率族人经撒马尔罕东迁来至循化(治今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受蒙古国封为“达鲁花赤”(镇守官)。其子孙

  • 朝顺军司

    西夏监军司名。全称右厢朝顺监军司。夏景宗李元昊建国时建,为西夏初期十二监军司之一。驻地在仁多泉城(今青海门源县),备青海西蕃。一说驻地在兴州(今宁夏银川市)西北克夷门或凉州(今甘肃武威市)北。

  • 围场

    清帝王和八旗官兵狩猎习武的场所。八旗官兵向以狩猎肄武,演练骑射,服劳训练,故素来重视围场的建立和治理。早在后金天聪(1627—1635)间,即已设有官方控制的围场(天聪九年、1635,定莽古济公主与额

  • 隆多喇嘛阿旺洛桑

    1719—1795清代藏传佛教名僧、学者。藏族。生于西藏东部昌都之温普。7岁入昌都寺出家。至17岁均从父学习文字。20岁赴里塘寺学习因明及内明。24岁赴拉萨,于色拉寺的切巴扎仓求学。从七世达赖格桑嘉措

  • 僚

    古族名。唐代对仡佬族失民的称呼之一。参见“仡僚”(572页),“仡佬族”(572页)。

  • 山都木客

    中国古代族名。又称“山都”或“木客”。汉代已见于史书,分布于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隐居深山密林间,树居或室居。身矮小、肤色黑。善劳动,尤精于木工。会自制乐器,能歌善舞;有语言与独自的婚丧习俗。据史籍

  • 鹘鲁补

    即“独吉义”(1709页)。

  • 尉迟部

    吐谷浑部落名。原住大非川(今青海布哈河,东入青海湖),属西部鲜卑族。3世纪中叶,西秦乞伏国仁的高祖乞伏利那出处尉迟渴灌于大非川,收众3万余落。其后,部分西迁于阗,故《魏书·于阗传》载:“自高昌以西,诸

  • 威宁郡王

    元朝封爵。一说列为诸王第六等级封号之一,授龟纽银印。延祐二年(1315),太宗子阔端后裔脱火赤受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