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凉山彝族等级制度

凉山彝族等级制度

民主改革前凉山彝族的社会制度。凉山彝族奴隶社会按血统和身份贵贱分为5个等级。其中兹目(包括封建王朝任命的土司、土目、土舍)、诺伙二者为统治等级,通称“黑骨彝”或“黑骨头”;曲诺、阿加(又称安家奴或安家娃子)、呷西(又称单身奴或娃子)三者为被统治等级,通称“白骨彝”或行“白骨头”。前二者据传统血统论观念,为“天生”贵族,等级地位不受外界任何影响,可以始终保持不变;后三者的等级地位可因欠债、贫困、犯罪等故而下降,亦可因富裕、出赎而上升,但曲诺不论如何富裕,不得上升为兹目与诺火。曲诺是自食其力的隶属民,有较优越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人数也最多,但始终要受兹目、诺伙的统治。等级间有层层占有性质:兹目、诺伙占有曲诺、阿加、呷西;曲诺占有阿加、呷西;阿加占有呷西。等级关系掩盖着阶级关系,等级压迫充分暴露了阶级压迫。

猜你喜欢

  • 打儿汉台吉

    见“阿穆尔达喇达尔罕”(1252页)。

  • 曲诺

    解放前凉山彝族奴隶社会中的被统治等级。彝语音译。“曲”意为“白色”,“诺”即诺伙的前一字,意为在诺伙等级下的“白骨头”(人)。汉称“白彝”或“百姓”。约占总户数的50%。身份世袭。成员不稳定,富裕阿加

  • 阿旺罗桑嘉措

    1617—1682即五世达赖喇嘛。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领袖。藏族。生于西藏山南琼结地方之萨霍尔族的小贵族家庭。初名贡噶明久多杰旺格杰波。日喀则宗本都杜饶登之子。明天启二年(1622), 6岁由甘丹、

  • 蛮貉

    见“貊”(1732页)。

  • 下六工土司

    清代土司名。清雍正七年(1729)设置。撒拉族人※韩大用受封为土千户,驻崖曼,管辖青海循化城(今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东部※下六工,故名,又以“马姓十居其九”,亦称下六工土司为“马土司”,主要管理撒拉“五

  • 吐尔逊·穆罕默德

    ?—1627哈萨克贵族。※贾尼别克汗孙,贾勒木速檀(王)子。初称速檀。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从侄艾斯木汗继位后,与布哈拉和撒马尔罕统治者签订和约,规定塔什干及其周围地区240年内归哈萨克汗国管辖

  • 儿皇帝

    五代时后晋高祖石敬瑭对契丹皇帝自践称呼。辽太宗天显十一年(936),河东节度使石敬瑭据晋阳(今山西太原)起兵反后唐,受后唐末帝李从珂大兵讨伐,乃遣使向契丹“赍表乞师,愿为臣子”。※耶律德光亲率5万骑入

  • 觉善

    1599—1664清初将领。满洲正红旗人。李佳氏。世居萨尔浒城。初袭父佟国职管佐领事。从努尔哈赤灭叶赫部,取明沈阳,以功授骑都尉世职,任参领。天聪三年(1629),随军征明,以功晋三等轻车都尉。五年,

  • 额墨根乌巴什

    ?—1772清代卫拉特蒙古土尔扈特部贵族。※沙克都尔扎布次子巴图之孙。初随渥巴锡汗驻牧额济勒河(今伏尔加河)流域。乾隆三十六年(1771)率所属400余户约2000余人随渥巴锡汗东返祖邦,受清廷封固山

  • 丹萨替寺

    藏传佛教寺院。又译丹萨梯寺,简称替寺、梯寺或帖寺。地处西藏山南桑日县境内。系帕主噶举派创始人多吉杰布于1158年兴建,为该派主寺,帕主派首领多为寺主,后朗氏家族又以政治首领兼宗教首领统管该寺。一般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