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歌
北朝流行之鲜卑歌曲。又称“真人代歌”。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后,诏尚书吏部郎邓渊定律吕,协音乐。在掖庭中令宫女早晚唱“真人代歌”(即“北歌”),上叙祖宗开基所由,下及君臣废兴之迹,凡150章,时除鼓吹乐器角、笳、笛、觱篥外,仍与丝竹合奏。郊庙宴飨亦用之。至周、隋之际,还用来与西凉乐杂奏。歌辞为鲜卑语,除“企喻歌”等少数歌曲外,大都未译成汉语保留下来。
北朝流行之鲜卑歌曲。又称“真人代歌”。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后,诏尚书吏部郎邓渊定律吕,协音乐。在掖庭中令宫女早晚唱“真人代歌”(即“北歌”),上叙祖宗开基所由,下及君臣废兴之迹,凡150章,时除鼓吹乐器角、笳、笛、觱篥外,仍与丝竹合奏。郊庙宴飨亦用之。至周、隋之际,还用来与西凉乐杂奏。歌辞为鲜卑语,除“企喻歌”等少数歌曲外,大都未译成汉语保留下来。
即(嘉庆)《广西通志》之辑要。13卷。清苏宗经辑录。详见“嘉庆广西通志”(2431页)。
见“把汉那吉”(1061页)。
突厥汗国官号。其意谓“黑”。《通典·突厥上》:初,突厥官号,“凡有十等,或以形体,或以老少,或以颜色须发,或以酒肉,或以兽名。”突厥“谓黑色者为珂罗便,故有珂罗啜。”突厥文“黑”为qara,珂罗即qa
见“中山桓公”(295页)。
即“完颜习古迺”(1164页)。
原为契丹皇帝春猎之水与秋猎之山的统称。渐以指代皇帝春秋行猎之事。契丹民族喜猎,皇帝尤之,更受长期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影响,为避夏暑冬寒,皇帝一年大部分时间不在京城,而在外地落帐,称为捺钵,主要臣将扈从
即“多览葛”(849页)。
书名。内蒙古地方志之一。包维翰著。民国二十三年(1934)成书。铅印,1册。全书分18部分;一卓索图盟7旗;二哲里木盟10旗;三昭乌达盟13旗;四锡林郭勒盟10旗;五乌兰察布盟6旗;六伊克昭盟7旗;七
即“烘和图池”(1927页)。
元朝封爵。为诸王第四等级封号之一,授驼纽镀金银印。泰定三年(1326),成吉思汗叔答里台后裔买奴受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