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北魏三主官制

北魏三主官制

拓跋鲜卑北魏前期之分权互督地方官制。北魏建国后,对占领的大片汉人聚居农业区域,既袭用汉魏旧制,又实行三长官制以加强控制。天赐三年(406),道武帝拓跋珪正式设置地方官,“诸州置三刺史、郡置三太守、县置三令长”。在三位长官中,两位是汉人,实行对治,即共同治理而又互相督察,另有一位鲜卑人监督之。一般都带有各种将军名号。北魏入主中原后,一方面保留原来当地行政组织,任命降官或豪望治理,负责户口管理、地方治安、征发徭役、民事诉讼、地方财政收入等;另一方面又派一鲜卑长官居其左,加以督察。但由于鲜卑骑士因语言风俗隔阂、文化水平差异等难以适应封建行政管理及掌握汉地民情习俗,故又从尚书、中书等省中再选一位汉族官员前往同治,主要负责收取财赋,将地方物资供应都城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和军队的需要。而鲜卑长官则兼听而明,对政事纠纷进行仲裁决断,并监督两位汉官。孝文帝太和十五年(491)后,此制逐渐取消。

猜你喜欢

  • 科尔沁右翼前旗

    清内蒙古诸旗之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中部。札萨克驻席喇希尔哈苏,会盟于哲里木盟。其地元时为辽王乃颜分地,明入于科尔沁。明末,部长奥巴弟布达齐随兄归附后金,崇德元年(1636)被封为多罗札萨克图郡王

  • 钟金

    即“钟根”(1666页)。

  • 达礼麻识理

    元朝大臣。又译达礼麻失里、答尔麻、答儿麻失里。字遵道。蒙古克烈氏。江西行省参知政事阿剌不花子。幼习学经史。顺帝至正五年(1345),官御史台译史、照磨。十五年,拜监察御史。历任工部员外郎、参议詹事院事

  • 呼似密

    见“花刺子模”(999页)。

  • 龙尾关

    古关隘名。唐开元二十九年(741,一作二十七年),南诏主皮逻阁自蒙舍川迁治太和城(今云南大理市旧县城南太和村)后,建此关(遗址在今大理市下关)和龙首关(遗址在今大理旧城北70里之上关),筑寨堡烽堠,置

  • 宝国夜落隔

    ?—1029宋代甘州回鹘可汗。一译宝国伊噜格勒。宋仁宗天圣六年(1028)即位。《续资治通鉴长编·仁宗纪》,天圣五年(1027)称其为“可汗王”,并遣使向宋进贡。翌年,复遣使贡方物。在位凡2年。

  • 和尚祺

    见“鹿棋”(2104页)。

  • 属国都尉

    官名。西汉元狩二年(前121),匈奴浑邪王部数万人降汉,次年,汉处之于西北边五郡故塞外,因其故俗,设置属国,汉朝政府派属国都尉领护。西汉共设安定、天水、西河、上郡、五原、张掖和金城七属国,汉朝政府各派

  • 东丹

    东丹国的省称(510页)。

  • 撒察

    见“薛撤”(254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