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小邦
吐蕃古代小邦(部落)名。主要分布于今西藏地区。据敦煌藏文文书载,十二小邦即:琛域、羊同、娘若波噶、努布域九郡、尼洋香波、吉日绿林、恩雄杳那、倭铺邦喀、格希札(?)、工域哲那、三大尼洋地、达波四方地。《贤者喜宴》、《德乌佛教史》所记大同小异。
吐蕃古代小邦(部落)名。主要分布于今西藏地区。据敦煌藏文文书载,十二小邦即:琛域、羊同、娘若波噶、努布域九郡、尼洋香波、吉日绿林、恩雄杳那、倭铺邦喀、格希札(?)、工域哲那、三大尼洋地、达波四方地。《贤者喜宴》、《德乌佛教史》所记大同小异。
见“耶律屋质”(1317页)。
即“吴凌云”(1075页)。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属应天皇太后※长宁宫下之一抹里。“稍瓦只”,又译作“稍瓦直”,辽景宗※彰愍宫一抹里名“尼母曷烈稍瓦直”,承
451—525北魏、梁将领。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先世系乌丸王氏,一说为汉王霸后裔。善骑射,少好儒术,尤明内典。初仕北魏为州主簿,迁颍川太守。梁天监(502—519)中,与子僧辩据郡归梁,封南城县侯
清内蒙古察哈尔地区的寺庙。蒙古语称“察罕乌林苏默”。该寺以印刷出版宗教书籍驰名蒙古,寺的主要收入均用于木版印刷事业。除主要印刷出版宗教性书籍外,还印刷了一些非宗教性书籍。寺内收藏了大量木刻印版。著名作
清代沈阳地区内由旗人占有、耕种的地亩。天命十年(1625),后金汗努尔哈赤迁都沈阳,嗣以尊称天眷盛京,清廷定都北京后以作留都。盛京旗地,分布于兴京、辽阳、开原、熊岳、凤凰城、复州、锦州、岫岩、广宁、义
见“穹庐”(1535页)。
书名。记录白族古代民间传说的史籍。无名氏撰。康熙四十五年(1706)孟夏,大理圣源寺住持寂裕刊刻。内容为“白子国”创始起源,观音十八化等神异故事,摘译自白文※《白古通记》。为现存记载大理白族古老神话传
藏传佛教寺院。在青海化隆县小积石山中。寺周石壁高耸,佛殿建于峭壁之中,或于悬崖下,或依天然岩洞,别具一格。据载,公元9世纪中叶,吐蕃赞普达磨灭佛,于曲卧山修行之藏饶赛、肴格迥、玛释迦牟尼3人逃至青海,
见“合撒儿”(8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