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南亚语系

南亚语系

根据语言发生学分类法划分的语系之一。最早是德国传教士和人类学家施密特(W·Schmidt)于1906年提出来的。使用这个语系语言的民族,分布在印度、尼科巴尔群岛(印属)、缅甸、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老挝、越南等国家和我国云南、广西等地。约有120种语言,其中包括历史比较悠久,使用人数较多的蒙达语(Munda)、孟语(Mon)、高棉语(Khmer,即柬埔寨语)、卡西语(Khasi)和越南语(Vietnamese)等。使用人口约6900万,约占亚洲总人口28.24亿(1985)的2.4%。南亚语系可分为四大语族。即越芒语族,孟高棉语族、蒙达语族和尼科巴尔语族。孟高棉语族,约有80多种语言,使用人口约1160万。使用孟高棉语族语言的民族,主要分布在印度、缅甸、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老挝、越南和我国的云南省。这个语族在语音上的特点是,辅音比较复杂,塞音清浊对立比较普遍,辅音送气与不送气的对立比较多而且也比较整齐。元音分长短的语言比较多,有少数语言元音有松紧对立,一般没有声调,词汇以单音节根词为主。语法意义主要由词序与功能词表示。词序一般是主语—谓语—宾语。越芒语族,约有8种语言,使用人口约5220多万。使用这个语族的民族,分布在越南沿海平原越族(也称京族)聚居地区和国我的广西省。越芒语族语言在语音上的特点是,辅音比较简单,塞音有清浊对立。大多数语言元音不分长短,声调起区别词义的作用。各音节之间界限分明。单音节词占大多数。词汇中汉语借词尤其是越南语占相当大的比重。语法意义由词序和虚词来表示。句子的主语在谓语之前,宾语和补语在动词之后。蒙达语族,有19种语言(或方言),使用人口约540万(1961)。使用这个语族的民族,分布在印度的阿萨姆邦、比哈尔邦和奥里萨邦等地。蒙达语族的特点是有一种半辅音,有点像音节末的不破裂塞音,气流通过口腔时不与发音器官磨擦。声音听上去常带有轻微的鼻音。一个词根可以加上前缀、中缀和后缀来改变它的词汇意义或语法意义。尼科巴尔语族,约有11种语(或方言),使用人口约2万,主要分布在印度洋的尼科巴尔群岛上。这个群岛由19个岛屿组成。尼科巴尔语族的特点是只有不送气的清塞音,没有送气或带声的塞音,元音分长短。用附加成分来表示语法意义。谓语一般在主语之前,指示词一般在名词之后。文字方面,孟文和高棉文是南亚语系最古老的文字,字母形式和书写规则都来自印度文字。越南在10世纪以后,出现了古代文字——字喃。它是一种方块字,部分借用汉字,部分使用汉字中会意、形声、假借的方法构成。13世纪以后,出现用字喃写的诗歌,大量作品流传至今。17世纪欧洲传教士制定了拉丁化的越语拼音方案。拉丁化的越南文已成为越南人民的书写工具。近百年来,有少数南亚语系的民族,使用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如卡西文、佤文。但大多数南亚语系的民族仍然没有自己的文字。

猜你喜欢

  • 斯欧佳

    参见“阿沙”(1192页)。

  • 喀尔吉善

    ?—1757清朝大臣。满洲正黄旗人。姓伊尔根觉罗氏。副都统喀齐兰孙,吏部尚书凯音布子。初袭骑都尉。雍正元年(1723),迁郎中。五年,袭世管佐领。九年(1731),官兵部左侍郎。十年,充八旗通志馆副总

  • 索格召

    鄂温克语音译。是额尔古纳河畔鄂温克人对野生鹿的称呼,对已驯养成家畜的驯鹿称“鄂伦”。详“驯鹿”。

  • 翟成

    ?——385十六国时期反抗前秦的义军首领。中山丁零人。义军首领※翟真子(一说从弟)。东晋太元十年(385)四月,翟真自承营徙屯行唐(治今河北行唐县东北),为其司马鲜于乞所杀。寻部众杀乞,立其为主。闰六

  • 铁里乖稳钁里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终辽之世,共置十二宫一府,十二宫下均设抹里。铁里乖稳钁里为承天皇太后※崇德宫下之一抹里。又,辽圣宗※兴圣宫

  • 法一旦尼哈番

    官名。满语音译。“法一旦”,亦作“法一丹”,意为“仪仗”或“行列”;“哈番”意为“官员”。清代亲郡王等府中所设的“典仪”官。宗室之制,皇子皇孙分封、出府,凡入八分公以上者,皆于其新府分别敷设典仪等官,

  • 汗车凌

    见“车凌”(277页)。

  • 强尔记

    蒙古地区佛教寺庙授予的学位名。又译作“巧尔气”。意为“经律论兼通者”。地位在※阿棱经巴”之上。如绥远(今内蒙古呼和浩特)有巧尔气的活佛,即因其精研三藏获此学位。他所建立的寺庙亦以其学位之名命名为“巧尔

  • 永顺等处宣慰司

    土司名。一作永顺等处军民宣慰司。元至大三年(1310),改永顺路置永顺等处安抚司,治所在今湖南永顺县东南。至正七年(1347),升宣抚司。明洪武五年(1372,一作六年),永顺宣慰(抚)使顺德汪伦、堂

  • 八白室

    元太祖成吉思汗的灵堂。亦称八白宫。南宋宝庆三年(1227),成吉思汗率乒征西夏、金途中,卒于六盘山(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西南),遗体归葬于不儿罕哈勒敦山(今肯特山,一说葬于起辇谷)。为防止后人盗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