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厓山之战

厓山之战

南宋军民抗击蒙古军的战役之一。德祐二年(至元十三年,1276),宋帝赵㬎正式上表投降,元军入临安(今杭州)。宋帝赵㬎以及全太后等被虏北去。宋益王赵昰(9岁)、广王赵昺(6岁)由宰相陈宜中、张世杰、陆秀夫等辅佐,沿海南逃福州。同年五月,赵昰于福州即位,改元景炎,以图抗元复宋。九月,元军分道进攻闽、广。从十一月起,陈宜中、张世杰等被迫奉赵昰入海南逃,流亡于泉州、广州等地,处境窘迫。景炎三年(1278),赵昰死于��洲(今广东硇洲岛)。赵昺继位,改元祥兴。六月,移驻海中厓山(今广东新会南)。翌年初,元将张弘范率军进逼厓山。张世杰联结战船千余作水砦,军民奋战,数退元军。后因元军增加,封锁海口,宋军腹背受敌,阵地终被突破。陆秀夫抱幼帝赵昺投海死,张世杰突围,集合溃军以图再举,遇飓风舟覆溺死。南宋至是灭亡。

猜你喜欢

  • 艾马克

    即“爱马克”(1897页)。

  • 廉恂

    见“廉米只儿海牙”(2385页)。

  • 西纳簇

    明代藏区部落名。史载其族居牧塞内,湟水以北,西去西宁卫50里之多巴古城西纳川一带,即今青海西宁市湟中县西纳川拦隆口乡一带。为青海藏族中有影响的古老部落之一,最晚在北宋时已见史册。洪武十三年(1380)

  • 玉树二十五族

    清道光初年后居住于玉树地区诸藏族部落总称。一称囊谦二十五族、隆庆二十五族。至咸丰同治(1851—1874)之时,始有今称。系由西宁四十族演化而来。即囊谦、拉休、苏尔莽、苏鲁克、拉达、布庆、迭达、固察、

  • 闽越王无诸之孙。建元六年(前135),闽越王郢乘南越王赵陀死,发兵攻南越,武帝受南越王赵胡求救,出兵往讨,郢被其弟余善及族人所杀。因其恪守与汉约,独不与郢谋乱,被汉武帝遣使立为粤繇王,奉闽越祭祀。

  • 尔朱新兴

    北魏将领。北秀容(今山西朔县北)契胡(羯胡)。先祖居尔朱川,遂以地为氏,世为酋帅。梁郡公代勤子。太和(477—499)中,继为酋长。家世豪擅,财货丰嬴,牛羊驼马,色别为群,以山谷量之。魏廷每有征讨,辄

  • 论莽热

    吐蕃将领。全称论莽热没笼乞悉蓖。赞普赤德松赞(798—815年在位)时,官至内大相兼东鄙五道节度兵马群牧大使,掌管青海、鄯州、河州、凉州及瓜州五个节度地区的军政事务,驻河州(治今临夏),称大节度衙。同

  • 大慈诺们汗

    见“迈达哩胡土克图” (742页)。

  • 镇守总兵府

    见“钦差镇守辽东地方总兵官”(1671页)。

  • 僧隐令公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闸撒名。终辽之世,共置12宫1府,其中3宫设有闸撒。僧隐令公为辽太宗※永兴宫下之一闸撒。又,承天皇太后※崇德宫下有一闸撒名“僧隐令公果直”。“僧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