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羌
※西羌的一支。与唐旄羌居青海黄河河源地区。东汉时,烧当羌数次被汉军击败后,远徙其地。因环境寒苦,不能久居而还。或说为吐蕃族源之一。
※西羌的一支。与唐旄羌居青海黄河河源地区。东汉时,烧当羌数次被汉军击败后,远徙其地。因环境寒苦,不能久居而还。或说为吐蕃族源之一。
即“上契丹事”(116页)。
蒙古语音译。《元朝秘史》释为“科敛”,即捐税。蒙古国建立前,一些部已有赋税,牧民每年纳牲畜若干头于那颜,1206年建国后,分别由千户、百户层层征纳。怯薛(禁卫军)之马匹及应用物品、诸王驸马聚会时所需,
即“塔布囊”(2157页)。
见“二十四史”(6页)。
两晋至隋荆州少数民族的总称。以地名为族称。古称※荆蛮或蛮荆,秦称※黔中蛮,两汉称※武陵蛮、※巴郡南郡蛮等。南北朝时,约分布在今川东、鄂西南、湘西北、黔东北及豫西南地区,大多活动于古荆州境内长江流域间。
清太祖努尔哈赤年号。1616—1626年,凡11年。
地名。位于四川西北部。藏族聚居区。隋置金川县,唐属维州地,明隶杂谷安抚司。清康熙五年(1666),土司嘉勒巴内附。雍正元年(1723),授其孙莎罗奔为金川安抚司。莎罗奔自号大金川,以旧土司泽旺为小金川
即“松花江”(1295页)。
达斡尔人传说中的英雄。所处时代说法不一,一说为唐朝,一说为清初。相传为达斡尔人首领,英勇善战,几经迁徙,先自黑龙江北岸迁至南岸,后由黑龙江上游渡江西去,其后裔为今天达斡尔族的先人。
书名。编年体史书。原名《皇清开国方略》或《开国方略》。乾隆三十八年(1773)阿桂(1717—1797,满洲正白旗人)等奉敕撰。五十一年成书。32卷。记述清朝入关以前开国史实。“发祥世纪”不入卷,列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