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吉里迷

吉里迷

金、元、明时期女真的一支。一作帖烈灭、吉烈灭、吉烈迷、乞列迷、乞里迷,乞列宾,清文献又作济勒弥、济喇敏或弥勒弥。明人据其衣着和居住状况,称其有4种。来源于黑水靺鞨郡利部(一说其为古亚西亚人)。是金代地处最东北边的女真部落。元初仍分布在黑龙江下游直到出海口一带,库页岛亦有之。在元末明初女真人南徙潮流中,部分迁至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近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处。金属胡里改路,后归附蒙古汗国,初属开元路,后归水达达路管辖。常受骨嵬人侵袭,至元元年(1264),元世祖因派兵征骨嵬,次年又给其“粟及弓、甲”。元在其地签军应役,赈济救灾,设立千户所和驿站,并于至正十五年(1355)在哈儿分地方(今黑龙江下游阿纽依河注入黑龙江处)立吾者野人乞列迷等处诸军万户府,管理其事。明在扫清东北地区故元残余势力后,成祖于永乐元年(1403)即派官员“至吉列迷诸部落,招抚之”。永乐九年(1411)春,又在黑龙江流域设奴儿干都司(治所在黑龙江下游前苏联境内特林地方),授其首领官职、印信。立于特林地方的《永宁寺碑记》,简述了其生产、生活概况。直至明代尚无农业生产,饲养的家畜以狗最多,有的以“捕鱼为食”,夏穿鱼皮衣,冬衣狗皮;有的以狩猎为生,以海青、大鹰、皂雕、白兔、黑狐、貂鼠、阿胶等贡于中原王朝。尚存在群婚残余。奴儿干都司管理松弛后,中原人将其与松花江下游和黑龙江下游及东至日本海的其他女真部落,统称为野人女真。清代的济勒弥(或作奇勒尔)和费雅喀(飞牙喀),苏联十月革命前俄罗斯文献中的基(吉)里亚克,前苏联境内的尼夫赫人,即其后裔。中国的赫哲族,与其也有一定的渊源关系。

猜你喜欢

  • 沁阳清真寺

    中国伊斯兰教古寺之一。在河南沁阳县城内自治街。俗称北大寺。始建于明代,清代重修。前有厦殿,面阔3间,单檐歇山,蓝琉璃瓦盖顶。拱端透雕龙头、庭院四隅有4座讲堂,最后为大礼拜殿,成长方形,与客庭均为绿琉璃

  • 速频路

    见“恤品路”(1724页)。

  • 东科尔

    ①藏语音译,亦称赛郎巴,意为“僚属”、亦即“仲科尔”,“在政府任官之世家之弟”。额定175名,原西藏地方政府的俗官。凡大贵族子弟在仔康附设学校受训后,即任官,称东科尔。在原西藏地方政府中形成一俗官系统

  • 法因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费雅河卫。永乐八年(1410)二月,法因河等处女真首领秃刺等来朝,以其居地置卫,与古木河等2卫同时设立,以秃剌等为指挥。十年(1412)三月,兀速麻河等处女真首领把失

  • 白蛮

    古族名。唐代分布于今云南滇池、洱海地区及四川南部,为西爨的主要居民。唐时其首领多为南诏权臣。五代后晋天福二年(937),其首领段思平建立大理国。盛行佛教。以农业为主。与今白族有亲缘关系。

  • 马可波罗行纪

    书名。一作《东方见闻录》。中世纪西方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Marco Polo,1254—1324,意大利威尼斯人)著。1271年,作者随父、叔携罗马教皇信件东来,1275年到达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

  • 僮仆都尉

    汉代匈奴官名。约汉武帝征和元年(前92年),匈奴西边日逐王所置。驻于焉耆(今新疆焉耆县)、危须(今焉耆县西北)、尉犁(今新疆库尔勒县东北)一带,统领匈奴在西域的属国,征收贡赋,征发奴隶等。因视西域诸族

  • 萨迦五祖

    藏传佛教萨迦教派对其五位祖师的尊称。五祖之称始于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封第五祖※八思巴为帝师大宝法王时。初,乌思藏款氏家族贡觉杰布于藏历水牛年(宋熙宁六年,1073)建萨迦寺,任本寺座主,其后继任

  • 岁赐

    赏赐制度。历朝有之,元朝沿之。皇帝每年赏赐诸王、后妃、公主、勋戚固定数量的白银、缎绢、羊皮等物品,称为岁赐。其法始定于太宗窝阔台,增于宪宗蒙哥时。多者每年赐银百锭,缎300疋。为了使诸王群臣效忠,不惜

  • 红山嘴事件

    清末新疆军队枪杀市民事件。宣统元年(1909)五月二十六日,迪化(今乌鲁木齐)市民在红山嘴一带聚众抗议清政府的残酷压迫和剥削,遭到官兵的野蛮镇压,当场被打死七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