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硕特南左翼中旗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俗称河南托加札萨克旗。雍正三年(1725)置。博硕克图济农孙镇国公拉察布族裔。其子察罕喇布坦受封札萨克镇国公,掌旗务。下设4佐领。归西宁办事大臣管辖。乾隆四十七年(1782),赐世袭。牧地西滨黄河,东至巴哈图尔根接前头旗,南至阿尔坦果尔,西至伊克图尔根。今属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俗称河南托加札萨克旗。雍正三年(1725)置。博硕克图济农孙镇国公拉察布族裔。其子察罕喇布坦受封札萨克镇国公,掌旗务。下设4佐领。归西宁办事大臣管辖。乾隆四十七年(1782),赐世袭。牧地西滨黄河,东至巴哈图尔根接前头旗,南至阿尔坦果尔,西至伊克图尔根。今属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
过去云南景颇族地区村寨头人称谓。最早具有长老性质,村寨内较大的姓氏通常都有一人,由同姓人众推举能联系群众,具有处理公共事务能力者担任,但须经山官认可,由山官赠刀一把,表示授权管理寨内事务。其职责是协助
敦煌吐蕃藏文文献。见《敦煌吐蕃文献选》伯字1128号卷子。此为残卷,共33行。经比勘,其内容与《达磨赞普愿文》相同,在文字上仅极个别的字形及断句的音节符号有微小差别。在对勘中,发现此愿文之起首,正是达
新疆维吾尔族传统节日。又称脑热孜节。主要流行于喀什、墨玉等地。一般在初春举行,意在祈求丰年。届时,亲友欢聚,备酒宰羊,共作“乃玛孜”(祈祷),吃“抓饭”(帕罗)。饭后,青年男女一起跳“赛乃姆”舞,唱欢
?—1254蒙古国将领。契丹族。青州防御使※石抹高奴子。窝阔台汗元年(1229),以父伐金卒于军,袭为千户。蒙哥汗三年(1253),擢总管,领兴元(今陕西汉中)诸军奥鲁(蒙古语,意为老小营)屯田,并领
?—388十六国时期后凉大臣。原为前秦将军。前秦建元十九年(383)正月,随吕光征西域,筹谋计策,颇有才识。二十一年(385),吕光还军至玉门关,于酒泉遭凉州刺史梁熙抗拒,遂奉光命为前锋,与熙子胤战于
即“罗藏贝丹旦丕仲美”(1426页)。
见“萧挞不也”(2426页)。
又称补子、补服。清代官服外褂所缀表示职官差别的补子,故名。满汉官员皆有。官服外褂为圆领、对襟、平袖、过膝、四面开禊。因绣于前胸后背部,也叫“背胸”,前后一般各缀一块方花布,文官上绣鸟,武官上绣兽。清代
蒙古游牧或军事的组织形式。又译库伦。《元朝秘史》释为“圈子”或“营”,元代汉译“翼”。古代蒙古牧民集体游牧,驻屯时,称为“阿寅勒”的各个家庭列毡帐置车为环形,首领居中,进行管理,称为古列延。规模大者达
傣语音译。旧时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封建领主册封一些被其统治的民族头人的称谓。解放前傣族封建领主把受其统治的哈尼、布朗、拉祜等民族的地域划分为12个单位,称“火圈”(每个“火圈”包括几个或十数个自然村)。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