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惹桑布
明末清初青海地区藏传佛教活佛。即塔尔寺阿嘉呼图克图一世。“阿嘉”藏语意为“父亲”。传说为宗喀巴父亲的转世,故称。出生于青海塔尔寺阿昌地方。曾获塔尔寺“格西”学位。康熙二十五年(1686),任塔尔寺堪布,二十六年,将三世达赖锁南嘉措居住过的土塌改建为四壁有画之室,后称“真宝座”,成为修习密宗之所。二十八年(1689),用银5千两修建一座有80根柱子的两层回廊藏式大经堂,历时2年竣工。圆寂以后转世。
明末清初青海地区藏传佛教活佛。即塔尔寺阿嘉呼图克图一世。“阿嘉”藏语意为“父亲”。传说为宗喀巴父亲的转世,故称。出生于青海塔尔寺阿昌地方。曾获塔尔寺“格西”学位。康熙二十五年(1686),任塔尔寺堪布,二十六年,将三世达赖锁南嘉措居住过的土塌改建为四壁有画之室,后称“真宝座”,成为修习密宗之所。二十八年(1689),用银5千两修建一座有80根柱子的两层回廊藏式大经堂,历时2年竣工。圆寂以后转世。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将该卫与永乐五年(1407)正月所设甫里河卫改作佛林、佛林河卫。
即“女真”(145页)。
清代中医家。字光禄。安徽安庆人。回族。乾隆、嘉庆年间(1736—1820)人。擅长中医内外科,专治疑难杂症,兼及妇、幼、花、麻、痘等病。尤对痈疽之症,特制一种膏药内服外敷,有奇效。好义乐施,救济贫困。
即“刘渊”(859页)。
又作九股黑苗、九股生苗。苗族的一支。名称最早出自明代史籍。相传其民为九个祖公繁衍的九支遗裔,故名。分布在今贵州东南部地区。操苗语黔东方言北部土语。今统称为苗族。
参见“滚课”(2465页)。
见“穴骨只”(630页)。
见“仇由”(320页)。
壮、布依等族青年男女间的文娱与社交活动。亦称“丢糠包”,古称“飞”。每年农历春节、三月三、歌圩或“浪沼”期间举行。绣球由姑娘们用彩绸或花布缝制,呈圆形、椭圆形或方形、菱形;内塞米糠、沙
靰鞡鞋的一种。赫哲语音译,亦作“温他”。靰鞡鞋流行于我国东北地区,然各族制作用料不一,称呼也不同。赫哲族制做温塔,以鹿、野猪、熊等兽皮和怀头鱼、哲罗鱼、细鳞鱼、狗鱼、鲑鱼皮为原料。鞋底、鞋帮以整张皮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