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塔孩

塔孩

蒙古国将领。又译塔海、塔乞。逊都思氏。骁勇善战,号“把阿秃儿”(意“勇士”)。与兄赤勒古台、弟泰亦赤兀歹俱事铁木真(成吉思汗)。宋淳熙十六年(1189),共戴铁木真为蒙古部汗,充远箭近箭士(又作“忽剌海”),掌征讨巡察之事。故又称塔孩忽刺海。随从统一蒙古诸部。嘉泰三年(1203),在合兰真沙陀之战中,蒙古部为克烈部王罕所败,与铁木真等共饮班朱尼水誓盟拒敌。王罕败亡后,以功赐100只儿斤人为奴。开禧二年(1206)蒙古国建立时,封千户长,领阿答儿斤、赤那思等部人游牧于也儿的石河(今额尔齐斯河)流域原林木中百姓驻地。太祖十四年(1219),随汗西征,与速亦客秃、阿剌黑同掌一军,连破别纳客忒、忽毡等城,卓有战绩。

猜你喜欢

  • 括扒

    傈僳语音译,或称“括扒时”,意为“荞氏族”。旧时云南怒江地区傈僳族氏族图腾名称之一。即以荞为氏族图腾。传说因该氏族成员长于种植荞,故名;另一传说谓远古时有一女子因食荞而受孕,所生之子成为荞氏族的祖先。

  • 宇文忠之

    东魏大臣。先世为匈奴南单于远属,后称鲜卑宇文氏。世据东部,居于代。后移居洛阳,遂为洛阳人。少喜文史,有笔札。初为太学博士。天平(534—537)初年,授中书侍郎。奉诏纂修魏史。以色黑,为同省裴伯茂侮呼

  • 椎髻

    古越人及其后裔壮侗语族诸民族的传统发饰。亦作椎结、高髻。其式将头部周围剪短,将中央长发挽为高髻,如锤如椎,置于头顶或脑后。古时百越民族多此发式。《吴越春秋·吴太伯传》载:吴寿梦元年(前585),寿梦对

  • 匹敌

    见“萧匹敌”(1992页)。

  • 波冲

    ?—738唐代云南六诏中的越析诏(么些诏)主。辖今宾川至金沙江北的盐边一带。开元二十六年(738),被豪酋张寻求(白族)杀害,南诏主皮逻阁乘机在唐剑南节度使王昱支持下移越析诸部,并越析诏。

  • 奢崇明

    ?—1629明末四川永宁土官。彝族。世居永宁(今四川叙永县西南)。系永宁宣抚使奢效忠亲弟奢尽忠子。幼孤,由效忠妻奢世统抚养13年。万历(1573—1620)初,效忠卒,世统欲借其名以嫡长夺宣抚司印,聚

  • 测丁

    见“阿巴”(1190页)。

  • 白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自称白子、白尼、白伙(意为白人),旧称民家族,部分被纳西族称为“那马”,傈僳族称为“勒墨”。贵州部分被称为“七姓民”或“罗苴”。1956年正式定名为白族。现主要聚居于云南大理白族自治

  • 拜缪

    旧时水族祭神活动。水语“拜”,意为“祭祀”,“缪”即岩神的名字。祭祀在每年水历五月十五日(农历正月十五日)举行。凡求生子或保佑子女健康成长者,皆全家带祭品到供祭的岩石前拜祭,并许愿。凡如愿者必还愿。于

  • 呵呢呐

    赫哲族的一种民间小调。赫哲语音译,亦作“合呢呐”。因歌曲开头、结尾均用“呵尼呐”,唱词中也间插入此三字得名。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多为妇女织鱼网、晒鱼兽肉干等劳动时哼唱。曲调开朗、明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