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壮族

壮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原作“僮族”、“僮人”,亦称“撞丁”、“俍人”、“俍兵”、“土人”、“土丁”。自称“布壮”、“布越”、“布土”、“布侬”、“布沙”(沙人),“布曼”(意为“村人”)等。1952年统称“僮族”。1965年11月改称今名。有15489630人(1990年)。与布依、傣、侗、水、仫佬、毛南、黎等民族同源于我国古代百越族系的西瓯、骆越支系,后称乌浒、俚僚、峒僚。南宋(一作唐)古籍始有僮的记载。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分南、北两大方言区。使用汉文。自唐宋以来,民间常用方块壮字,俗称“土俗字”,以记录歌词等。1956年用拉丁字母拼音方法创制壮文,出版有壮文书报,今仍流行。体质特征属蒙古人种南亚类型。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及广东、贵州、湖南等地。其地气候温和,景色秀丽,有“山水甲天下”的桂林阳朔山水、左江崖壁画、灵渠等名胜古迹分布。盛产八角茴香、三七(田七)、罗汉果、南珍、蛤蚧、炉甘石、金桔等名贵土特产。历史悠久,富有反抗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及外来侵略的革命斗争传统。早在秦始皇二十九年(前218),西瓯人曾在今湖南、广西边境越城岭一带采取全民皆兵和坚壁清野的战术抗击50万秦军,使秦军“伏尸流血数十万”。唐代黄峒首领黄乾曜,宋代侬峒首领侬存福、侬智高,明代古田韦银豹与田州瓦氏夫人等,皆是反抗国内封建压迫或抗击外来侵略的民族英雄。在太平天国农民革命、中法战争以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左、右江革命运动中,壮族人民均作出卓越贡献,涌现出驰名中外的革命民族英雄萧朝贵、韦拔群等。一向从事农耕稻作,其先民对稻作文化有过重大贡献。北宋已知使用火炮。解放前封建地主经济已相当发达,生产水平与当地汉族接近,有一定程度的资本主义因素和成分,但各地发展不平衡。信仰多神,崇拜鸡卜。传统住房为“干栏”(亦称“麻栏”)式建筑。民间珍藏和使用铜鼓的历史很久。壮锦工艺精湛,已有千余年历史。民间文学丰富多彩,勒脚歌、扁担舞、壮戏、狮公舞等均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歌圩是青年男女进行文化娱乐与社交活动的传统场所。传统的民族节日有三月三歌节、牛王节、吃立节、更将节等。解放后逐步实现民族区域自治,建有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和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

猜你喜欢

  • 甲郡马

    藏语音译,亦称“扎洗”。指原西藏地方政府1792年建立的由汉族担任教练的藏军。根据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制定的《藏内善后章程》,从各类领主庄园内拨出3千※马岗地(支负差的单位),由领种马岗地的差巴

  • 故氐

    见“白马氐”(597页)。

  • 秽貊故地

    貊族所居之地。“貃”即“貊”之异写。先秦貊族分布甚广,居地也前后不一,周以前居今山东半岛上,在周灭商之际,被周人所迫,大部分向东北和北方

  • 弘古

    见“耶律弘古”(1308页)。

  • 八立浑

    即“巴儿忽”(407页)。

  • 轻甲

    古代战士所穿的一种轻型铠甲。以金属或絮棉制作。用金属环相扣连缀而呈网状之※锁子甲即属此。清太祖努尔哈赤曾披此种甲征战。天命纪元前一年(1615),努尔哈赤制定八旗兵临阵军纪:“当兵刃相接之际,披重铠执

  • 屈利俟毗可汗

    ?—631唐代西突厥可汗。阿史那氏。※达头可汗子。原为西突厥小可汗。名莫贺咄,故又作莫贺咄可汗。贞观二年(628),杀其弟子统叶护可汗,自主为汗。弩失毕部不服,拥立统叶护之子咥力特勤为乙毗钵罗肆叶护可

  • 王政

    金朝将领。本名南撒里,出使高丽时改名政。渤海族遗裔,先世于渤海国亡后被辽迁置辰州熊岳县(治故址在今辽宁盖县境)。渤海及辽朝时,皆有先人居显官。辽天庆六年(1116),高永昌据东京(今辽宁辽阳市)称帝,

  • 溜索

    解放前我国云南省怒江地区的傈僳、怒、独龙等民族一种古老的渡河交通工具。上述民族地处高山峡谷,境内河流湍急,过去人们渡河大多以竹篾编成粗索,固定在河流两岸的山坡上,一端高一端低,通常两根并排,相距不远,

  • 马纳思河

    西域古河名。见《元史·耶律希亮传》。清《西域图志》作玛纳斯郭勒,《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作玛纳斯河,《水道提纲》作马那思河。准噶尔语音译,“玛纳”意为“巡逻”,“斯”意为“人”。以“滨河有巡逻者”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