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大藤峡瑶民起义

大藤峡瑶民起义

明正统至嘉靖年间广西浔江上游瑶民反抗明王朝的斗争。因地方官吏横征暴敛,强夺瑶民田土肆意杀戮瑶民,诸瑶积恨。正统七年(1442),瑶族首领蓝受贰聚集数百瑶民,以大藤峡石门为据点发动武装起义,严惩贪官土豪,不久被害。侯大苟继起领导斗争。十年(1445),率义军攻破两广总督衙门梧州城,声威大振,附近各县瑶、壮、汉农民纷纷响应,队伍扩展至万余人,先后攻陷两广的化州、泷水、电白、德庆、荔浦、修仁、平乐、藤县等县城,围攻浔州、柳州、庆远等州府,并屡陷梧州城,振撼全国。成化元年(1465),浙江布政司左参赞韩雍率官兵16万会剿,侯大苟战死于九层楼山,1.7万多群众惨遭屠杀,大藤峡被更名“断藤峡”。翌年,余部在侯郑昂、王牛儿等领导下又夜袭浔州府城,杀贪官50余人,并一度占领容、藤两县。侯郑昂、王牛儿相继牺牲,但斗争并未停息。嘉靖七年(1528),大藤峡南部再度爆发了反抗斗争,朝廷命左都御史王守仁率军两万镇压。十六年(1537),侯公丁在大藤峡又掀起声势浩大的瑶民起义,频频出击,重创官军。明廷为彻底镇压瑶民的反抗,于十八年(1539)命蔡经、翁万达、田汝成等率兵5万血洗大藤峡,义军残部被迫星散山谷,延续近百年的大藤峡起义终于失败。

猜你喜欢

  • 熬茶

    藏、蒙古、土、纳西等信仰喇嘛教各民族的一项宗教活动。又称“熬广茶”。是到寺院礼佛布施的俗称。主要流行于西藏、青海、新疆和内蒙古等地区。西藏喇嘛教素有饭前熬一锅酥油茶,于开饭时饮用之习俗。故凡到寺院礼佛

  • 别吉

    见“别乞”(3) (1069页),“妣吉”(1260)页。

  • 石抹移迭

    ?—1161金朝大臣。契丹族。官辽阳主簿。正隆六年(1161)十月,在东京辽阳拥世宗完颜雍即位,废黜海陵王完颜亮,改元大定。以北面行营都统白彦敬与副统纥石烈志宁不从,受遣往召,被害。世宗追赠镇国上将军

  • 永邵卜

    见“永谢布万户”(639页)。

  • 七七政变

    新疆官僚樊耀南等为推翻军阀杨增新统治而发动的政治事变。1928年,新疆军务厅长樊耀南等人,因不满杨增新的愚民政策和独裁统治,于是年7月7日,乘杨增新参加新疆俄文法政专门学校典礼之机,在宴会上将其刺死。

  • 神鼓

    旧时萨满祭具。一种有柄的单面鼓。流行于东北地区,满族地区较盛行。径圆不等,一般为1.5尺左右,鼓面覆以牛皮或厚纸,冒铁圈,柄上缀以铁环数个。亦有加鼓鞭者,鞭长约1.2尺,皮制。满族入关前,各家行跳神、

  • 王万庆

    金末官员。一作王曼庆。自号“澹游”。渤海族遗裔,王庭筠嗣子。金宣宗时,被遣至咸平(治今辽宁开原县境)授王浍辽东宣抚使。天兴二年(1233)七月,右丞相、枢密使完颜赛不行尚书省事于徐州,州粮缺乏,以行省

  • 焦礼

    1382-1463明朝将领。字尚节。蒙古族。把思台子。父于洪武(1368-1398)时归附明朝,封通州卫指挥佥事。父、兄卒后,因侄管失奴年幼,遂借袭其职,为都指挥同知,备御辽东。宣德(1426-143

  • 博尔博户大渠

    清代新疆重要水利设施。又称哈尔博户大渠。光绪元年(1875),清政府决定兵分三路收复新疆,居住在伊犁的锡伯族军民300人闻讯后,在总管喀尔莽阿率领下移居博尔塔拉(今博乐县一带),从事耕种,并开挖了这一

  • 四房五族

    旧时撒拉族社会组织。流行于青海循化(今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其来源,一说“四房”统指※上六工的韩姓撒拉人,因始祖※尕勒莽之孙神宝世袭“达鲁花赤”(镇守官)后,于明初取汉姓为韩宝,撒拉族人视韩姓为嫡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