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天宁寺塔

天宁寺塔

契丹王朝时期所建佛塔。座落在契丹南京城中心地带(今北京宣武区广安门外)。为八角十三级密檐式实心砖塔。是我国现存密檐砖塔中较典型的一座。通高57.8米。基座较高,由两层须弥座,一层平座,三层莲瓣构成。莲瓣铁铸,上可置燃灯。塔身底层高大,正四面雕出券门,余四面雕直棂窗;门窗旁皆浮雕菩萨、力士等像,具辽像风格。上部各层檐下出斗拱,出檐各层递减,使整塔轮廓柔和优美,不僵直。各层檐角原系风铃,据僧书所记,共2928枚,“风定风作,音无断时”(《京城古迹考》)。塔刹有巨大宝顶。这是契丹密檐塔的典型式样。塔下有寺,比塔早建,初名光林,隋改弘业,唐易天王,金命大万安禅寺,元末损毁,明永乐二年(1404)重建,更今名。现存殿宇为清代遗物。寺内曾有辽兴宗重熙十七年(1048)五月所立尊胜陀罗尼石幢,今已佚。契丹南京城久已湮灭,此塔成其遗存的唯一标志。

猜你喜欢

  • 砍山栏

    解放前海南岛五指山区黎族广泛保留的一种粗放耕作制度。通常每年农历正月选择地段,二三月间集众砍伐地段上的树木(砍枝留干)、杂草,待枝叶杂草晒干后便纵火焚烧,不翻土便以木棒戳穴点种,然后以竹木围篱,故名。

  • 三班院

    契丹官署名。《辽史·国语解)称:“左、右班并寄班为三班。”《百官志》记其“掌左、右寄班之事。”属※北面御帐官,为皇帝侧近的奉仕,亦担任部分警护任务,皇帝会朝,任供奉之责。官职有各班都知及三班院祗候等。

  • 壮戏

    壮族民间戏曲艺术。流行于广西、云南壮族地区。用壮语演唱,说唱合一。分师公戏、北路壮戏、南路壮戏等种。师公戏亦名唱师,流行于广西河池、宜山、来宾、贵县、邕宁、武鸣等地。相传清同治间(1862—1874)

  • 羽滋伯克

    参见“玉资伯克”(477页)。

  • 庄?

    战国时楚国将领。又作庄豪。楚顷襄王二十年(前279),率兵进军西南地区,经且兰、夜郎(皆在今贵州境内),入滇(今云南滇池附近),诸国邑降楚。后因秦国占领了※黔中郡(秦置郡),交通断绝,遂留于滇,称王,

  • 奚烈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瓦里(由※籍没奴隶组成)名。终辽之世,共置十二宫一府,十二宫皆设有瓦里。奚烈为辽景宗※彰愍宫下之一瓦里。孝文皇太弟耶律隆庆※敦睦宫亦有一瓦里名此。

  • 苗族自称。也作勐。苗语译音。分布在川黔滇地区讲川黔滇方言的苗族,大多使用此自称。其支系尚有蒙豆、蒙来、蒙柏、蒙格勒(以上他称白苗)、蒙周、蒙贝(花苗),蒙斯,蒙抓(青苗),蒙刷(汉苗)、蒙博(黑苗),

  • 尚书省

    官署名。东汉始置,称尚书台或中台。南北朝始称尚书省。唐代一度改称文昌台、都台、中台,后复旧称。辽南面官有尚书省。西夏为执行政务的总机构。长官为尚书令,下设左右司郎中等官。西夏《天盛律令》和《官阶封号表

  • 田五起义

    清代甘肃回民反清起义。又称石峰堡起义,或称田五、张文庆起义。田五,又名田富,“新教”(即哲赫林耶)教派创始人马明心弟子。为替师马明心报仇,反抗清廷对※苏四十三起义的残酷镇压,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

  • 盐神

    廪君蛮传说中的神女。相传巴氏子务相被诸蛮拥立为廪君后,从夷水至盐阳,遇盐水神女,神女愿留共居,廪君不应。“盐神暮辄来取宿,旦即化为虫,与诸虫群飞,掩蔽日光,天地晦冥”(《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