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契丹枢密院

契丹枢密院

契丹王朝中央官署。又称“契丹北枢密院”。《辽史·百官志》称:契丹官制特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事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是衙署属北面朝官,为中央政府最高权力机构。盖辽太宗南下灭后晋,入汴(今河南开封)时(大同元年,947年)始置,《世宗纪》载,是年八月,“始置北院枢密使。”以※耶律安抟为首任。其职任“掌兵机、武铨、群牧之政,凡契丹军马皆属焉。”(一说,此为设置初期的分工,以后执掌有所扩大。)契丹习俗崇日,毡帐皆东向,因该署“牙帐居大内帐殿之北,故名北院。”正职为北院枢密使,另设知北院枢密使事、北院枢密副使、同知北院枢密使事、签书北枢密院事、枢密直学士、枢密令史等。终辽一代(一说辽中期以后),以是衙署权势最重,《金史·左企弓传》:“辽故事,军政皆关决北枢密院,然后奏御。”据统计,先后出任北院枢密使者40余人,除居特殊地位的韩德让(赐姓名耶律隆运)和另一被赐国姓的刘霂外,其余全为契丹人。辽代末年,皆以皇太子(皇位继承人)为总北南院枢密使事。据《辽史·百官志》载,契丹共设三枢密院,于※北面朝官中设“契丹北枢密院”和“契丹南枢密院”;于南面朝官中又有“汉人枢密院”,今人研究认为,此系史载有误,后两者为同一衙署的不同称呼,而契丹北枢密院即契丹枢密院。

猜你喜欢

  • 汉堂官

    清代壮族土司统治区内管汉族的官员。由清政府直接委派。名为管理土司境内的汉族,实则监视和控制土官。地位虽在土官之下,但拥有重大案件的审决权。

  • 潭马忒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属辽世宗※积庆宫。“潭马”可单独成词,“忒”疑为词尾。是宫下有一※瓦里(由籍没奴隶组成),穆宗※延昌宫,应天

  • 刘振欣

    ?—1869清同治朝黎族起义首领。海南岛崖州官坊村人。黎族。同治六年(1867)六月,崖州乐安汛千总外委洪云章至官坊村强行摊派修筑土城之资。因不堪征索之苦,聚集村民当即将洪击毙。翌年冬,与其兄刘那沛等

  • 审密

    见“二审密”(6页)。

  • 失怜千户所

    元置。失怜,清作锡林。因设于锡林河流域得名。治所在前苏联沿海州苏昌河西。居民多为女真人。初属开元路,后归水达达路。明代为野人女真分布区。

  • 带捞

    拉祜语音译。解放前云南省澜沧县拉祜族地区一种计量单位。过去拉祜族由于受汉族影响,其计量单位有不少与汉族相同。1“带捞”相当汉秤1小两,16“带捞”称“带哥一以”,相当汉秤1斤。

  • 柴壁之战

    十六国时北魏与后秦的一次战争。柴壁,即今山西襄汾县西南汾河东岸柴庄。北魏天兴五年(402)六月,后秦姚兴遣义阳公姚平和尚书右仆射狄伯支等率步骑4万攻魏,拔乾壁(今山西临汾南汾水东岸),兴自将大军继之。

  • 梁弥机

    ?—485宕昌羌国王。※梁弥治之子。父卒,袭位,遣司马利柱奉表贡方物于北魏。杨文度叛魏,围武都(今甘肃武都东南),遣其二兄率众救之,破文度。魏文帝时,遣子桥表贡朱砂、雌黄、白石胆各百斤,后岁以为常,朝

  • 康村

    藏语音译,旧时藏族地区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寺院中扎仓下面,依僧徒来源家乡地区划分而成的僧团单位。如甲绒康村,即是大小金川来的僧人之学舍,别地区来的僧人不能加入。其主持人称格根(意为长老),设1人,候

  • 博尔和

    ?—1676清朝武官。蒙古镶白旗人。宁佳特氏。世居察哈尔地方。康熙十三年(1674),以八品官从征耿精忠至江西,屡败其众。又败敌于宜黄县之东山。十五年(1676)从安亲王岳乐征吴三桂,破敌将军夏国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