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察合台文

察合台文

13世纪到20世纪初分布在中国新疆及中亚广大地区操突厥语族语言的部族和民族广泛使用的一种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音素文字。因其主要用于以成吉思汗次子的名字命名的察合台汗国及其后裔统治的地区而得名。察合台文是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哈喀尼亚文的基础上形成的。10世纪后半期,伊斯兰教开始传入新疆的南部地区,随着伊斯兰教影响的扩大,当地居民开始使用阿拉伯字母的文字。察合台文最初采用了阿拉伯文的28个字母和一些辅助符号,后来又从波斯文借入4个字母,共有32个字母,其中有10个字母主要是在拼写阿拉伯——波斯语借词时使用。元音ɛ、a、e、 i、 o、 u、o、u在部分文献中是用一些辅助符号表示的。另外,在有些情况下元音省略。行款是从右向左横写。字母分单写、词首、词中、词末4种形式,部分字母有多种写法。察合台文文献有手抄本、石印本、铅印本等几种类型。手抄本中很少使用标点符号。用察合台文记录的语言被称为“察合台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是当时维吾尔和乌孜别克等操突厥语的民族共同使用的一种受阿拉伯语和波斯语影响较大的书面文学语言。它是在10—13世纪喀喇汗王朝的官方语言和回鹘语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曾作为察合台汗国主要的官方语言和通用的交际语。察合台文使用的时期是突厥诸民族文化发展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留下了大量用这种文字写成的文献,如属于14世纪的有拉布古孜的长篇散文《先知的故事》等;属于15—16世纪的有阿塔依、赛卡克、鲁特菲、纳瓦依等人的诗集等;属于17—18世纪的有阿卜勒哈孜·巴哈杜尔·汗的《突厥族谱》、穆罕默德·伊朗·胡加木库里·赫尔克提的《爱情与苦难》、穆罕默德·司迪克·扎莱力的《扎莱力诗选集》、毛拉艾拉木·沙雅尔的长诗《花朵与布谷鸟》、毛拉优努斯·亚尔肯迪的《玉素甫和祖莱哈》等;属于19—20世纪初的有尼扎亚、孜亚依和海里比合写的《爱情长诗》、毛拉艾依提·本·毛拉噶日《知医书》、凯兰代尔、古木纳木等人的诗集以及毛拉·沙克尔、毛拉·比拉勒等人的长诗。还有许多重要的阿拉伯文和波斯文著作也被译成了察合台文,如《哈札纳奇史》、《穆赫斯尼文德》、《喀力勒与达米尼亚》、《乐园》等。这些文献在中国及世界文化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具有极重要的科学价值。研究察合台语和察合台文献的主要是中国、原苏联、土耳其等国的学者。

猜你喜欢

  • 郑律成

    1918—1976作曲家。朝鲜族,郑氏。生于朝鲜全罗南道光州市。自小聪明好学。1933年春,绕道日本到上海、南京,入“朝鲜革命干部学校”,主要学军事,业余练唱男高音、钢琴。翌年毕业,留在南京,每周一次

  • 江夏蛮

    汉代江夏郡少数民族的总称。古称荆蛮。秦灭巴子国后,徙其民于江夏,汉分南郡为江夏郡,故名。分布在今湖北东部和河南淮河以南地区。东汉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徙潳山蛮7千余口置江夏界中。永元十三年(10

  • 怯薛

    蒙古语音译,又作“客失克”,汉译“宿卫”。蒙元时期护卫军或禁卫军,《元史·兵志》:“怯薛者,犹言番直宿卫也”。“宿卫者,天子之禁兵也”。宋嘉泰四年(1204),铁木真(成吉思汗)出征乃蛮部前始置,初设

  • 锡良

    1852—1917清朝大臣。字清弼。蒙古镶兰旗人。巴岳特氏。同治十三年(1874)进士。出任山西知县。光绪二十年(1894),调出山西冀宁道,晋按察使。迁湖北布政使。二十六年(1900),任湖广总督。

  • 即“”(1731页)。

  • 宫分户

    即“宫户”(1749页)。

  • 尉迟运

    539—579北周大臣。即尉运。代郡人。鲜卑尉迟氏(后改尉氏)。大司空、吴国公※尉迟纲之子。西魏大统十六年(550),以父勋封安喜县侯。北周孝闵帝元年(557),授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寻以奉迎周明帝

  • 阿万

    明万历年间布依族苗族起义首领之一。参见“阿伦”(1192页)。

  • 道州蛮

    唐代江南西道道州少数民族的总称。以居地为族称。汉代称※零陵蛮或※长沙蛮。※槃瓠蛮后裔。因境内有僚人杂居,又有道州僚之称。分布在今湖南南部新田、道县、宁远、江永、江华等地。唐中和(881—885)年间,

  • 蒙古实物租

    清代蒙古阿拉特(平民)向封建领主缴纳的一种赋税。在蒙古地区,封建领主对其领地的牧场和牧地享有支配权,除优先占有水草丰饶的最好牧场,供自己饲养放牧外,将其余牧场分给所属阿拉特使用,阿拉特须按规定向领主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