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木布泰
见“孝庄文皇后”(1016页)。
见“孝庄文皇后”(1016页)。
清代右部哈萨克(乌拉玉兹)阿尔班部首领。全称塔札别克·布苏尔曼诺夫。同治十年(1871)三月,因不满沙俄的侵略和统治,致信伊犁“苏丹”,表示愿率部移居伊犁。获允,率众千余户经春济前来,被安置于托古斯塔
见“整庄”(2547页)。
见“报匣”(1062页)。
元朝封爵。为诸王最高等级封号之一,授兽纽金印。延祐二年(1315),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子兀都思不花受封。
布朗语音译。意为“氏族(家族)公有地”。以自然环境为界,氏族间不得相互侵占,由氏族长(“诰哈滚”)负责管理。每年进行一次土地分配。分配时氏族长及族内其他头人先分一份好地,然后按辈份高低依次分配,接着由
以女真人所置契丹部族名。一作移典部。清文献作伊德,谓蒙古语,令食之意。部民原为长白山星显水(今吉林省布尔哈通河)、禅春河(今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之嘎呀河)女真人。辽时签为猎户,迁居高州(治今内蒙古赤
族名。又作黑普、黑濮。哈尼族他称。康熙《元江府志》卷2“彝人种类”:“黑铺,其俗与阿泥同,而言语微异。”康熙《新平县志》卷2又作黑普。雍正《云南通志》卷24、道光《普洱府志》作黑濮。近代哈尼族中仍有一
清代新疆府名。光绪二十九年(1903)由直隶州改置。治所在今新疆喀什市。辖疏附、伽师2县。管领村庄20处、9驿站、43卡伦、汉屯8处及布鲁特(今柯尔克孜族)牧地。隶喀什噶尔道。1913年改为县。居民1
约1573—1658明末清初伊斯兰教著译家和经师。名涯,以字行,别署“真回老人”。金陵(今南京市)人。回族。先祖天方(今阿拉伯)人。明洪武(1368—1398)年间,因朝贡至京(今南京),在钦天监任职
见“颇罗鼐”(21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