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思可法

思可法

1285—1370

元代云南“麓川王国”首领。又作思可发。原名刹远。傣族。其地原为勐卯部,元初建麓川路(今陇川、瑞丽、遮放地,治瑞丽)。后至元六年(1340),麓川路军民总管府总管罕静法卒,无嗣,被迎立为勐卯主,建城于蛮海。即位后称思可法, “思”傣语意为“白虎”, “可”意为“获”,“”意为“王”,以其曾擒获白虎,故名。在位四年,迁都者阑(勐卯南),“服用制度,拟于王者”,据地自立,形成割据局面。乘元朝末年统治削弱之机,兼并周邻诸地,势盛。至正二年(1342)、六年、七年,元顺帝先后遣云南行省参知政事不老、云南行省平章政事亦秃浑等讨伐或遣使招谕,均告失败。元遂招降麓川统属下之诸土司,以孤立之。因惧元朝大军讨伐,于十五年(1355)遣子满散(又作莽三)入朝贡方物,受元封麓川平缅宣慰使司宣慰使。进而吞并邻近36路、48甸,攻占远干(镇源)、威远(景谷)二府。在所兼并地区废土官,派亲信治理。按等级分成大小不同的“采邑”,作为世袭领地,分授诸首领。在其治理下,麓川政治、经济、文化有较大发展。明洪武三年(1370,一说二年)卒。

猜你喜欢

  • 宕昌国

    十六国南北朝时期※宕昌羌所建政权。东汉时出现旦(误作且)昌羌部落。至※梁懃(勤)称王。辖地自仇池以西东西千里,带席水以南8百里,相当今渭水以南、白水江以北的白龙江上游地区,政治中心在甘肃宕昌县。传至孙

  • 王莽所立匈奴单于。挛鞮氏。※乌累若鞮单于咸之子。时王莽奉行民族歧视政策,欲分匈奴地为15国,谋立15单于分治,以去匈奴之势,于新莽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遣中郎将蔺苞至云中塞下招诱呼韩邪单于子孙入塞

  • 见“濮”(2580页)。

  • 刀斧之讳

    古代蒙古社会禁忌之一。蒙古人素敬火,视之为幸福和财富的赐予者,是纯洁的象征,可祛除不祥,是每家每户的保护者,故视火为神圣,禁止用刀触火,用刀到锅中取肉,或在火旁用斧头砍物。认为这样火就不会熄灭,故凡违

  • 揭文安公全集

    书名。元揭傒斯(1274—1344)撰。14卷,补遗1卷。作者元代富州(今江西丰城)人,字曼硕。幼年家贫,刻苦攻读。延祐(1314—1320)初,以荐授国史院编修官,撰功臣列传。文宗时任奎章阁授经郎,

  • 阿尔沙瑚

    ?—1643清初将领。蒙古族。瓦三氏。初为察哈尔部林丹汗护卫。天聪八年(1634),林丹汗兵败西行后,率所属40余户渡哈屯河归附后金,隶蒙古镶白旗,授游击世职。崇德三年(1638),随军征明,屡胜明兵

  • 宣抚使

    官名。唐代始置。玄宗开元十六年(728),以宇文融为河北道宣抚使。唐后期经常派朝官巡视经战乱破坏,遭受自然灾害的地区,称宣慰安抚使或宣抚使、宣抚处置使,类似后来的钦差大臣。宋代在用兵时,以执宰大臣或大

  • 西藏喇嘛

    清代西藏地区喇嘛僧人的概称。清朝为实行分治,对凡在西藏地区的佛教僧人概称之为“西藏喇嘛”,以与其他地区僧人相区别。西藏佛教事务,由理藩院和驻藏大臣协同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管理。

  • 孛鲁

    1197—1228蒙古国大将。又译孛罗、兀鲁。札刺儿氏。※木华黎国王子。通数种语言,善骑射。元太祖十八年(1223),父死,嗣国王位,继掌经略中原事。在西域朝觐成吉思汗,受命讨西夏。十九年,破银川而还

  • 陆腾

    ?—578西魏、北周大臣。字显圣。代郡人。北魏东平王陆俟玄孙。先世为鲜卑步六孤氏,后改今姓。少慷慨有大节。初仕魏,曾从尔朱荣平葛荣,以功赐清河县伯。迁通直散骑常侍。及孝武帝元修西迁,受命留邺。东魏兴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