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成吉思汗的两匹骏马

成吉思汗的两匹骏马

蒙古古代寓言体叙事诗。作者佚名。约创作于13—14世纪时。内容叙述成吉思汗养有大小两匹骏马,小马不堪严格驯练,劝说大马一齐出逃,后大马日夜思念主人,形容消瘦,小马不得已与之一同返归,但不向成吉思汗认错,且大胆提出任其8年之内自由活动的要求。这篇叙事诗通过塑造两个人格化的骏马形象,歌颂被压迫者的反抗精神,赞美其向往自由幸福生活的勇敢行动。通篇采用多种反衬、烘托、夸张、对比和刻划细腻的杼情笔法,使形象生动逼真,故事引人入胜。是蒙古族古代文学史上反映劳动人民社会理想的一篇别具风格的优秀作品。1979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有白歌乐的汉译本。

猜你喜欢

  • 称台吉

    见“格哷博罗特”(1810页)。

  • 坊头

    明中叶至清同治前保安族社会基层组织村坊的头人。由当地地主豪绅担任。明末清初,居保安城外保安人聚居区下庄的居民,分属4坊,每坊设头人1人,总称“四坊头”。又因分属4个马姓家族,故又称“四坊马家”或“德让

  • 文州蛮

    南北朝时文州地区诸民族的总称。以州名为族称。分布在今甘肃文县白龙江南岸一带。北周武成(559—560)年间,举兵反,文州选军讨平之。有谓※廪君蛮或※槃瓠蛮之后裔。后大多与汉族或氐羌系民族融合。

  • 川黔滇苗文

    苗语川黔滇次方言文字,简称川黔滇苗文,是建国后为苗族新创的3种文字之一。川黔滇苗文方案是本着尽量与汉语拼音方案汇通的原则而设计的。是以贵州省毕节县小哨苗族乡大南山寨的语音为标准音的拉丁字母式的拼音文字

  • 都指挥使

    官名。统军将领的称谓。名称始于五代,宋元因之。明沿其称。洪武八年(1375),改都卫指挥使司为都指挥使司,简称都司,设都指挥使1人(正二品),为省一级地方最高军事长官,综理司事,掌印信,统辖下属诸卫所

  • 胜州

    州名。隋开皇二十年(600)置,唐仍置。治所在榆林县(今内蒙古准噶尔旗十二连城)。隋、唐曾改榆林郡。辽废。宋景祐(1034—1037)中入于西夏。

  • 议政王

    官名。清帝任命宗室贵族以议军国之事。天命七年(1622),太祖努尔哈赤以其子侄8人为8和硕贝勒,共议国政,是所谓八固山议政王。天聪间(1627—1635),议政贝勒(王)多达12人,以率八旗大臣,共议

  • 梦麟

    ?—1758清朝大臣。蒙古正白旗人。字文子。西噜特氏。议政大臣宪德子。乾隆十年(1745)进士,授庶吉士。十五年(1750),充日讲起居注官,历任侍讲学士、广西乡试副考官、祭酒。出任提督河南学政。十六

  • 完颜阿离合懑

    1071—1119金宗室、大将、开国功臣。金景祖第八子。女真族。完颜氏。英勇善战。世祖劾里钵平定腊醅、麻产叛乱后,奉命往抚察暮棱水(今拉林河支流牤牛河)人,时年仅18。后从撒改讨平留可,功最多。辽天祚

  • 曩论掣逋

    藏语音译,意为“内大相”。吐蕃官名。《新唐书·吐蕃传》:其官“又有内大相曰曩论掣逋”。为主管吐蕃内政之大臣。职位在“论茝”(大相、大论)之下。一般内务官则称“曩论”。内大相为内相中之最高等级,其下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