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拉布寺

拉布寺

藏传佛教寺院。在青海称多县。藏语称“嘎登郭囊谢舟派吉楞”,意为“具喜显密讲修兴旺洲”。为玉树地区格鲁派大寺之一。宗喀巴弟子代玛堪钦元登巴奉师意,于明永乐十七年(1419)在原有萨迦派小寺基础上改建为格鲁派寺院。宗喀巴赠其头发、衣饰等物作塑佛像之装藏物,并赠度母像1尊;明朝赐护法像1尊和禅杖等法器。清道光(1821—1850)年间,该寺活佛吉热多杰入京朝觐,被任命为拉布族百户,掌当地政教事务。同治三年(1864),清敕赐小金匾1块。十二年(1873)通过西宁办事大臣又赐“普济寺”匾额。自此该寺兴旺,辖有子寺18座。该寺建筑宏伟,居玉树各寺之首。原有大小殿堂21座,僧舍120院,寺僧500余人,有大小活佛15人。寺中财产集中于该寺代玛堪钦元登巴系统(该寺寺主活佛,共传15世)德吉活佛、堪钦活佛。该寺原设赤哇法台1人,从寺内活佛中选任,总揽全寺政教事务,与诸活佛、和本部落百户、副百户组成赤哇会议,为全寺最高权力机构。下设僧官、总管家、堪布、翁则、百班(兼任百户)、血索等,分别掌管寺规之执行、经文学习、领诵经文、经商事宜等。

猜你喜欢

  • 窟说部

    靺鞨诸部之一,后为黑水靺鞨16部中的1部。一作屈设。《新唐书》接郡利部后称,“东北行十日得窟说部”,史界对“东北行”是指从郡利部还是黑水部理解不一,故所在今有众说,一般认为约居住在今库页岛北部地区(一

  • 差杂

    藏语音译,意“承担支差义务的草场”。旧时西藏天然草场全部为※三大领主占有,※差巴只有对草场的使用权,且是在为领主支各种劳役、实物与货币差的前提下被领主分予的,由当地差巴个人或共同使用。也有在共同使用的

  • 大板升城

    明代东蒙古城镇名。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主持兴建,由投靠俺答汗的白莲教徒丘仝等组织汉族工匠施工。约建成于嘉靖三十六年(1557)。据《三云筹俎考》、《大清一统志》等所载,地点在※丰州滩西部,约在今土默特

  • 豪尼

    族名。哈尼族自称之一。交错聚居和散居于景东、墨江、元江、镇沅、普洱、江城、新平等县。他称为“布都”或“阿卡”。参见“哈尼族”(1633页)。

  • 后唐光圣神闵孝皇帝

    见“李存勖”(1030页)。

  • 伊犁

    新疆地区名。西部蒙古语“光明显达”之意。清康熙时为准噶尔部会宗地。清平准部后,设总统伊犁等处将军驻此,治惠远城(遗址在今新疆霍城县南,伊犁河北岸)。同治十年(1871),被沙俄侵占。光绪八年(1882

  • 绥远城将军

    清朝管理内蒙古绥远城的最高长官。一般由满族人充任。从一品。康熙三十三年(1694),始任费杨古为右卫建威将军兼归化城将军。乾隆四年(1739),筑绥远城(在今呼和浩特)遂改称绥远城将军,兼辖右卫。有官

  • 妳捏离

    又记作“迺捏咿唲”。契丹语,“妳”意“丁”, “迺”意“正”, “捏离”、 “捏咿唲”意“旦”。为契丹族对“正旦节”的称谓。逢此节,首领以糯米饭和白羊髓揉成拳大的团子,每帐赐49个,至夜五更,各帐纷掷

  • 萧怀忠

    ?—1161金将领。亦作石抹怀忠。本名好胡。奚族。萧氏,后改石抹氏。海陵王时,为西北路招讨使。贞元元年(1153),尚书右丞相萧裕谋叛金立辽后裔,遣使约之,他执使,以谋上告,次年,裕等皆被诛。贞元二年

  • 江孜保卫战

    藏族人民抗击英侵略军的重要战役。英军攻陷乃宁寺后,于1904年5月3日进攻江孜宗山。宗山扼锁通往拉萨的大道,其得失关系全局,藏军严阵把守,坚决抵抗,袭击英军指挥荣赫鹏驻地,几乎全歼英军。6月13日,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