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拔协

拔协

书名。相传为赞普赤松德赞(755—797在位)时大臣拔赛囊所撰。据《贤者喜宴》载,原《拔协》分《纯正拔协》、《大拔协》及《中拔协》三种。《拔协》藏文意为“拔(赛囊)所述”。此书主要记载赤松德赞诞生、宴会认母(金城公主)、遣僧赴汉地取经、翦除反佛大臣玛祥、赤松德赞掌政、佛本两教辩论、兴建桑耶寺、试度七少年出家、译经、遣僧赴印度学法,汉僧大禅师摩诃衍进吐蕃传播禅宗、佛教“顿渐之诤”及其结局。其中以记桑耶寺及“顿渐之诤”史料最详也最为珍贵。此书明代尚有。初为手抄本,今仅存一种。1980年北京民族出版社有排印本问世。

猜你喜欢

  • 才约

    藏语音译,意为“差奴”。解放前四川西部和西藏昌都藏族地区农奴中的一个等级,与西藏其他地区“囊生”相似,无任何生产资料,在农奴主家中终生为领主服务的奴隶。主要来源于破产的差巴(支差的人)、堆穷(小户)以

  • 阿嘉呼图克图一世

    见“喜惹桑布”(2182页)。

  • 书库尔岱青

    清代卫拉特蒙古土尔扈特部汗王。又称岱青。※和鄂尔勒克长子。明崇祯十三年(1640),随父参加在塔尔巴哈台召开的卫拉特、喀尔喀四十四部王公大会,参与制定《蒙古卫拉特法典》。清顺治元年(1644),成为西

  • 曷术部

    契丹部族名。“曷术”,契丹语,意“铁”。初,取部分皇族宫帐奴隶置曷术※石烈(县,一说乡),居柳湿河、三黜古斯、手山(今辽宁辽阳西南),专事铁冶。后户口蕃息,辽圣宗时(982—1031)释免奴隶,置部,

  • 乌喂阿布恩

    佤语音译,“乌喂”意为“钱”,“阿布恩”是“妻子”。解放前云南西盟佤族对结婚聘礼的称呼。一般以水牛或黄牛计算,一头至数头不等,可以结婚时或结婚后交付,如在西盟的马散等村寨,聘礼一般不是婚前议,而是婚后

  • 斡兰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沃楞卫。永乐四年(1406)置。《满洲源流考》改作沃楞卫,并说清代有沃楞河,在宁古塔城(今黑龙江省宁安县)南40余里处。

  • 也先帖木儿

    ?—1332元朝宗王。又译也先铁木儿,也先帖木而。蒙古孛儿只斤氏。世祖※忽必烈孙,云南王※忽哥赤子。至元十七年(1280),袭封云南王。二十三年,奉命调合剌章军从阿里海牙征交趾。二十五年,率军征缅国,

  • 东八个家

    旧时裕固族部落名。裕固语称“依曼戈勒玛”,意为“交八匹马”(因交八匹“茶马”,故名)。分布于今甘肃省肃南县康乐区的寺大隆,大草滩、红石窝、东牛牦等地,操东部裕固语。共有7个户族(裕固语称※“的尔勤”)

  • 崩龙族

    德昂族旧称。1985年9月根据本民族意愿,正式改为※“德昂族”。详见“德昂族”(2520页)。

  • 长孙炽

    549—610北周、隋大臣。字仲光。河南洛阳人。鲜卑长孙氏(拔拔氏)。北魏冀州刺史长孙裕孙,平原侯长孙兕子。颇涉群书,兼长武艺。建德元年(572),为通道馆学士。二年,授雍州仓城令,转盩厔令、崤郡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