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招讨使

招讨使

官名。唐代始置,称军事招讨使,掌招抚讨伐事务,兵罢即废。五代设有行营南面招讨使、北面招讨使、都招讨使等。宋代多以文武大臣兼任,不常设置。辽、金沿边诸路常设有招讨司,以边区部族兵长官充任招讨使。元代多置于朵甘思(青海)、吐蕃(西藏)等边要地,秩正三品。明代多设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如四川天全六番以及朵甘思等6处,成为武职土官,秩从五品,赐予铜印、诰命、冠带。职责为谨守疆土,修职贡,听征调,无相携贰。下设副招讨1名(正六品),吏目1名(从九品)。其承袭、革除、升迁、降调隶兵部武选司。清初因袭明制,亦设正副2使,但仅存天全六番1处,雍正七年(1729)改土归流。

猜你喜欢

  • 太平寺

    召庙名。又称锡伯家庙。位于今沈阳和平区站前街。康熙四十六年(1707),由迁入盛京(今沈阳)的锡伯族人民集资兴建。原有房屋5间,并从北京虔请《大藏经》108八册。乾隆十七年(1752),由协领巴岱、佐

  • 六诏

    唐时对西洱河(今云南洱海)周围乌蛮六部落的总称。“诏”义为“王”或“首领”。其名称诸书所载不尽相同,一般多取《蛮书》、《新唐书》作:蒙巂诏(今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上半及漾濞、永平一部分)、施浪诏(今洱源

  • 福兴

    ?—1878清朝将领。满洲正白旗人。穆尔察氏。都统穆克登布曾孙。荫生出身。咸丰元年(1851),擢广东高州镇总兵。后参与镇压罗镜凌十八起义,赐号“安巴图鲁”,擢广西提督。随徐广缙援湖南,与向荣分路追剿

  • 丁未防城之役

    见“钦廉防城起义”(1670页)。

  • 朱舍里部

    明代建州女真※长白山部所属三部之一,又作珠舍里部、朱舍里路。因分布于朱冷河流域,故名。地当松花江上源额赫额因、三音额因,即今靖宇、桦甸县境。与讷殷部为邻。明万历十九年(1591),与讷殷部引叶赫兵,劫

  • 速把亥

    ?—1582明代蒙古内喀尔喀巴林部首领。蒙文史籍称卫征索博该、达尔汉诺颜,汉籍又译苏不害、速不亥、速卜亥、苏把亥、速不害、苏巴海等。孛儿只斤氏。※达延汗第六子※阿尔楚博罗特孙,※虎喇哈赤次子。嘉靖(1

  • 挂兽头

    西藏东南部察隅地区僜人旧俗之一。取猎获的野羊、野猪、狗熊等兽头骨和宰杀的牛头骨悬挂在长屋过道的板壁上。有角的留双角和前额骨,无角的完整保留。一些头骨还被涂染红色。以悬挂头骨多为荣,意在显示主人的英武和

  • 叶喜海顺

    ?—1944近代蒙古王公。内蒙古图什业图旗人。光绪二十八年(1902),袭札萨克和硕亲王。1914年与清皇族肃亲王之女金孟显珍结婚。后得到袁世凯的赏识。1920年认张作霖为义父。1932年9月,任伪满

  • 俟斤

    ①中国古代北方一些游牧民族的官号。始见于高车(敕勒)和柔然。《资治通鉴·梁纪四》胡三省注:“俟斤,柔然大臣之号”。参与军政事务,或奉命出使他国,多为部落首领担任。奚族五部首领亦以此为号。后为突厥、回纥

  • 湘州

    古州名。西晋永嘉元年(307),分荆州湘中诸郡置,治所在临湘县(今湖南长沙市)。东晋咸和三年(328)废,义熙八年(412)复置,十二年又废。南朝宋永初三年(422)复置,元嘉八年(431)废,十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