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捕喝

捕喝

西域古地名。见《大唐西域记》,唐称中安国。《魏书·西域传》称忸密。《隋书·西域传》称安国。《新唐书·西域传》一作布豁。《元史·西北地附录》作不花剌,同书《太祖本纪》作卜哈儿,《察罕传》作孛哈里。《元朝秘史》作不哈儿。耶律楚材《西游录》作蒲华。即今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布哈拉。隋炀帝遣司隶从事杜行满使西域,曾至其国,得五色盐。大业五年(609)、十一年(615),安国遣使朝隋。唐时有大城40,小堡千余。其王自言一姓相承已22世。武德、贞观中朝唐,太宗厚慰其使,鼓励来中国通商。显庆(656—660)中,以其首府阿滥谧(旧布哈拉,今拉米坦)为安息州,即授其王昭武杀为刺史。开元十四年(726)、二十二年(734)来献方物。布哈拉在9世纪晚期至10世纪末为萨曼王朝都城。公元999年被喀喇汗王朝占领。1141年秋转归西辽。1220年被成吉思汗攻占。1370年归帖木儿。1459年被乌兹别克首领穆罕默德·昔班尼占领。1559年,昔班尼王朝阿卜都刺汗据此城后,迁都至此,从此该国称布哈拉汗国。1740年,沦为波斯附庸,1747年后重获独立。1868成为为沙俄保护国。1920年成立布哈拉苏维埃人民共和国,1924年并入乌兹别克共和国。

猜你喜欢

  • 尼古扒

    傈僳语音译,意为“祭鬼人”。旧时傈僳族普通男巫师。主要从事占卜打卦,主持祭祀。据说其不能见到鬼(尼),不能用咒语驱鬼或杀鬼,也不能杀魂致人于死命。故其社会地位较另一种巫师※“尼扒”为低。通常每一个村寨

  • 不里阿耳靴

    蒙古传统靴的一种。源于13世纪的蒙元时期,蒙古族利用不里阿耳人在伏尔加河畔制造的皮革(俗称俄罗斯皮)做成蒙古式靴子。皮革原料主要是马皮,少数是狼皮、鱼皮等。靴头尖而上翘,靴筒高而宽大,内可套裹腿毡、毡

  • 曼头城

    古城名。又作蔓头城。因山得名。故址在今青海共和县西南附近。地当古时通往新疆、西藏的要道。北魏太平真君六年(445),高凉王拓跋那讨吐谷浑,军次此城,吐谷浑王慕利延率部西渡流沙,西入于阗。隋大业五年(6

  • 古余克

    见“贵由”(1653页)。

  • 渡离江记

    游记。1篇。明董传策(字原汉,松江华亭、今属上海人)撰。是篇专记广西漓江(府江段)两岸景色及少数民族社会情况。谓:“彼中洞丁招主,往往衅状相通。今昭平建设土巡检司,亦略扼其咽吭。谓宜听诸土官报效,兵自

  • 马而庸

    布朗语音译。意为“村社公有地”。村社土地分为两部分,大部分每年定期分配给各户使用,其余部分属村社公有地,由村寨头人管理。

  • 业普铿

    清朝将领。达斡尔族。姓德都拉氏,以地为姓,隶东布特哈正白旗。咸丰四年(1854),以佐领从征,继升协领,后因事夺官。同治六年(1867),参与镇压捻军,复原官。光绪二十二年(1896),官布特哈副都统

  • 塔赛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嘉靖(1522—1566)间设。《满洲源流考》作托新卫,并注托新河在齐齐哈尔西,入绰尔河。

  • 三界

    ①藏语“康松”的意译。唐代吐蕃行政区划。有两种解释:据《德乌佛教史》载,唐代吐蕃将地界按上、中、下三种地理方位划分,每“界”又各分为“上三界”、“下三界”、“中三界”或“卫三界”三部分。三界具体所指范

  • 羯胡

    即“羯”(25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