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新唐书

新唐书

纪传体断代史书。北宋欧阳修(1007—1072)、宋祁(998—1061)等撰。225卷,包括本纪10卷,志50卷,表15卷,列传150卷。修字永叙,号醉翁、六一居士,庐陵吉水(今江西吉安)人,天圣进士,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祁字子京,安州安陆(今属湖北)人,以文知名,天圣进士,官至翰林学士、工部尚书。约北宋庆历四年(1044)始编,成于嘉祐五年(1060)。参加者尚有范镇、吕夏卿等人。记唐290年(618—907)间历史。多据五代刘昫《旧唐书》增删改写,并兼用金石铭刻,加以补充。无论纪传或志表中,都包含着不少民族史资料,反映了唐王朝与周边诸族的交往和各族在唐廷任职之文臣武将史迹。尤其专立列传8卷,分别叙述突厥、吐蕃、回鹘、沙陀;北狄契丹、奚、室韦、黑水靺鞨、渤海;东夷高丽、百济、新找、日本、流鬼;西域泥婆罗、党项、东女、高昌、吐谷浑、焉耆、龟兹、跋禄迦、疏勒、于阗、天竺、摩揭陀、罽宾、康、宁远、大勃律、吐火罗、谢��、识匿、个失密、骨咄、苏毗、师子、波斯、拂菻、大食;南蛮南诏、环王、盘盘、扶南、真腊、诃陵、投和、瞻博、室利佛逝、名蔑、单单、骠、两爨蛮、南平僚、西原蛮等的地理位置、政治状况、风俗习惯及与唐朝往来等等,比《旧唐书》详细。是研究唐代民族史及民族关系等的重要资料。书初刊于北宋嘉祐(1056—1063)间,元、明、清有刻本。1975年中华书局出版点校本。为该书勘误、作注者有北宋吴缜《新唐书纠缪》、清陈黄中《新唐书刊误》、唐景崇《新唐书注》等。

猜你喜欢

  • 乌梁海

    清代民族名。先世为唐代都播(一作都波)等。元代称秃巴、秃巴思。明作兀良哈、乌梁罕。关于其族源,目前尚无定论。主要有三说:一说为“林木中百姓”,一说为“饲养驯鹿的人”,一说为古代南西伯利亚从事狩猎游牧的

  • 兀都思不花

    ?—约1320元朝宗王。又译兀都不花。蒙古孛儿只斤氏。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庶长子,英宗※硕德八刺异母兄。深受祖母兴圣太后钟爱,欲立为东宫太子,未果。仁宗延祐二年(1315),封安王,出镇和林(今蒙古国

  • 岭南风物纪

    书名。两广风物志。1卷。清吴绮(字园次,号听翁,江苏江都人,汉族)撰。内容记述两广含少数民族地区的气候、石、草木花竹、鸟、兽、虫、麟介、布、香、酒、蔬谷、杂事等,共101条(其中有7条为清宋俊所补)。

  • 甲布洛差

    西藏波密地方差税名。藏语音译,意为“向王交纳的年差”。此“差”,实为“税”,为实物税。其中之“王”系指当时波密王噶朗杰布(居噶朗央宗)。1927—1931年,在藏波战争中,西藏地方政府攻败波密王,年税

  • 经学系传谱

    书名。中国伊斯兰教经师传记。1册,不分卷。清康熙年间赵灿著。灿,回族。江苏晋陵(今常州武进县)人。出身伊斯兰教世家,著名经师舍蕴善(起云)弟子。此书初稿成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后经增补,于康熙五

  • 民国镇宁县志

    书名。布依族地区地方志。4卷。民国时期胡翯(号羽高,贵州三都人,汉族)等纂。成书于1947年。是志在(光绪)《镇宁州志》基础上,增补民国以来的采访材料而纂成。共16篇。卷一为志首、地理、前事;卷二为经

  • 六六幻方铁板

    元代幻方。1956年在西安东北部斡耳朵即元代安西王府旧址出土铸有阿拉伯数码的“六六幻方铁板”5块。其纵行、横行和对角线上的数字总和都是111。是为蒙古族安西王及其部下的幻方数学遗物,由四四图组成。幻方

  • 郎氏

    匈奴姓氏。原为氏族名,后成为姓氏。汉建武二十六年(公元50年),南匈奴呼韩邪单于入居西河(今内蒙古东胜县东南)后,郎氏骨都侯驻屯定襄(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领部众助汉戍边,御北匈奴。

  • 鼎新

    一说为五代时大义宁国杨诏(杨明、大杨明)年号,931—?年。

  • 库不林耶

    中国伊斯兰教四大门宦教派之一。又译为“库不忍耶”,系阿拉伯语“至大者”之意。该派自谓明洪武初年由阿拉伯麦加人穆呼引的尼传到甘肃东乡大湾头(今属东乡族自治县)。随当地居民,改姓张,取名张玉皇,字普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