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旗鼓佐领

旗鼓佐领

清代以内府汉军人编设的※内佐领之称。康熙中(1662—1722),内务府三旗各额设旗鼓佐领6,合18佐领;每佐领披甲80名,以充内府包衣禁卫兵。皇子分封分府时,例有旗鼓佐领内人丁之赐。下五旗包衣参领辖下,各拥有数量不等的此种佐领,皆分属王公门上当差。《清太宗实录》天聪八年(1634)四月载:“贝勒多尔衮属下旗鼓牛录章京曹振彦,因有功,加半个前程”。旗鼓牛录内人丁,原是后金汗、贝勒府执掌吹吹打打的仪仗队。曹振彦属内府正白旗人,是《红楼梦》著者曹雪芹的先祖,是为充任旗鼓佐领的最早记载。康熙四十五年(1706),多罗克勤郡王岳讬的五世孙讷尔苏:迎娶曹寅之女曹佳氏为嫡福晋,所生长子福彭,仍袭平郡王。旗鼓佐领虽与八旗汉军有别,但其地位并不低下,其丁员仍可以参与考试、任官。

猜你喜欢

  • 苏度摸末

    即“慕容忠”的本民族名。参见“慕容忠”(2436页)。

  • 中俄塔尔巴哈台西南界约

    俄国强迫清朝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1883年10月3日(清光绪九年九月初三),清朝伊犁参赞大臣升泰和俄国七河省省长弗里德在塔尔巴哈台签订。共5款,主要内容:1.确定塔城地区从哈巴尔苏(哈巴尔素达巴罕)

  • 艾衣

    契丹民族流行的一种服装。据《契丹国志》记载:“五月五日午时,采艾叶与绵相合,絮衣。”(卷27)艾叶有香气,可以驱蚊蝇。捣碎混入绵中作衣着身,既可抵御寒冷,又有驱邪禳灾之意。

  • 章饰

    见“益仓”(1945页)。

  • 住对月

    锡伯族婚俗之一。主要流行于新疆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等地。按照传统,新娘在结婚满月后,要回娘家住1个月,故名。

  • 额什木汗习惯法

    见“艾斯木汗习惯法”(438页)。

  • 辽东都司

    全称“辽东都指挥使司”。明朝在辽东地区设立的军政机构。洪武八年(1375)十月置,隶山东布政使司。治于辽阳城。辖域南至旅顺口,北达开原,东抵鸭绿江,西达山海关。下辖25卫、2州:定辽中、左、右、前、后

  • 田玄

    约1590—1646明代湖广容美司土官。又名田元,字太初,号墨颠。土家族。容美(今湖北鹤峰县)宣抚使※田楚产长子。承袭容美宣抚使职。崇祯十二年(1639),应征派副长官陈一圣等率所部土兵7千,自捐行粮

  • 匋伻

    1164—1234宋代云南西双版纳第三世※召片领(意为“广大土地之主”)。又名爱伻。傣族。※匋钪冷长子。南宋嘉定四年(傣历五七三年,1211),父卒,继位,为景龙金殿国国主。平定弟伊菶叛乱,杀之。端平

  • 仁孝端丽明智上寿可敦

    参见“太和公主”(27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