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普兰迦尔宾行纪

普兰迦尔宾行纪

书名。一译《蒙古人的历史》。13世纪时天主教方济各会教士普兰·迦尔宾(P1ano Carpini,约1183—1252,意大利人)著。1卷。1245年,作者奉命携教皇英诺森四世致蒙古大汗信东行,次年四月抵伏尔加河蒙古军前,首谒拔都,七月,到达哈刺和林(今蒙古国哈尔和林)大汗行宫昔剌斡尔朵,适蒙古诸王贵族在此举行推举贵由即大汗位大会,得预盛典,并亲见贵由。十一月,携贵由答教皇书循原路西归,1247年秋返里,向教皇提交出使报告,即此书。原书用拉丁文写成,分9章,记述蒙古地理、气候、人民生活习俗、政治军事状况及沿途见闻。是研究蒙古国早期历史和中西交通颇为重要的第一手资料。有多种手抄本,流传甚广,现存五种,其中以13世纪末或14世纪初莱敦抄本被视为善本,1839年由法国达维札克出版。常见有道森编的英文本和前苏联莎斯契娜的俄文本。1983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吕浦译周良宵校注的《出使蒙古记》也收有这篇《行纪》。

猜你喜欢

  • 旗军志

    书名。清金德纯(祖籍辽宁辽阳,汉军正红旗人)撰。不分卷。该书叙述八旗制度之起源及阀阅之等、爵秩之序、春秋讲武之政与赏罚之法等。行文简明扼要。对研究满族社会历史有参考价值。有《昭代丛书》、《学海类编》及

  • 元德通宝

    西夏汉文钱币名。铸于夏崇宗元德年间(1119—1126)。铜质,传世品形制规格不一。有“元宝”与“重宝”钱。

  • 开依搭柱

    鄂伦春人的秋季住房。鄂伦春语音译。流行于小兴安岭地区。毕拉尔路的鄂伦春人旧时在温暖的秋天,有的不住“仙人柱”,在游猎迁徙中常搭此种房子作居所。其构造是:先立四根柱子,上端四面绑横木相接,上放些椽子,然

  • 纳木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满洲源流考》作讷穆河卫。永乐五年(1407)正月,纳木里河女真首领白百舍等来朝,以其居地置此卫,与甫门河卫、哈鲁门山千户所同时设立,以白百舍等为都指挥、千百户。在今黑龙江省

  • 耶律洼

    辽初大臣。字敌辇,又作迪辇、迪辇洼。契丹族。辽太宗※耶律德光族兄,隋国王※耶律释鲁孙,南院夷离堇绾思子。少有器识,受人敬。辽太祖时,虽未入官,常任以事。太宗时,为惕隐,掌皇族政教。天显十一年(936)

  • 萨贺水

    古水名。又作薛贺水。为今辽宁丹东市西南40余里之赵家沟河(清代有人说其在今朝鲜咸兴西南)。唐征高丽,乾封三年(668)二月拔扶余城后,高丽泉男建率兵5万袭扶余,唐将李绩拦击,破其军于此水。

  • 桄榔面

    壮族地区特产食品。亦称桄榔粉。产于广西南部龙州凭祥及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等终年无霜雪地带。出自桄榔树(亦称砂糖椰子)。制法:春夏间,把树干砍倒,剥皮,取其髓心,切成碎片,捣成粉末,装入布袋,放在水缸

  • 盛吉县

    渤海王国置。为中京显德府兴州辖县之一(一说为州附郭县),县治故址今有人说在今吉林省靖宇县东北白山镇附近。辽灭渤海后,辽太祖将被俘民众迁至今辽宁北票县东南,仍以其县名置县统之,属辽兴中府黔州,金废。

  • 道布吐恩

    鄂伦春语音译,意为狍皮袜子。流行于今内蒙古、黑龙江省鄂伦春族地区。旧时鄂伦春人的传统冬用袜。与棉袜相似。用秋天的狍皮制,半张狍皮可做1双,两天制成,能穿两个冬天。有说两张狍皮制3双,1天可做5双,只能

  • 夏卜让千户部落

    藏族部落名。在青海同德县北部,东、北接贵南县鲁仓千户部落,西临黄河,南接卡力岗。与兴德县夏卜让千户原为一个部落,数百年前,由甘肃夏河一带迁至青海黄南同仁一带游牧,因与当地部落纠纷,又迁至同德县。清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