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景颇语

景颇语

我国景颇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景颇语支。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潞西、盈江、梁河、瑞丽、陇川等县,使用人口约3万。在国外,称克钦语,主要分布在缅甸。景颇语内部比较一致,无方言差别。但有两个土语:恩昆土语和石丹土语,土语间差别主要表现在语音上,词汇有小的差别,彼此基本可以通话。以盈江县铜壁关地区景颇语为例。语音特点:有单辅音22个。塞音、塞擦音分送气与不送气两套,塞擦音有舌尖前和舌叶两套,唇齿音是新发展的单位。有6个腭化辅音,由双唇辅音、舌根辅音腭化而成。有4个复辅音,也是由双唇辅音、舌根辅音与卷舌半元音结合而成。有10个单元音,分松紧两套各5个。有8个复元音,都是前响的,由主要元音和i、 u韵尾构成。另新增了少量后响复元音和三合元音,主要出现在汉语借词中。节尾辅音有m、 n、 η、 p、 t、 k、ʔ。有3个声调,区别词义的作用不如彝语支语言大。语法特点:形态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以粘附形态为主。词类有名词、数词、量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连词、助词、叹词10类。名词有多数语法形式,用在名词后加助词表达。数词可以直接修饰名词。量词很少,量词和数词结合的次序是量词在前,数词在后。人称代词有单数、双数和多数。单数人称代词用元音或声调的屈折变化表示领有。人称代词缩减后用来表示名词的人称领属范畴。疑问代词用弱化了的疑问语素ka构成。动词有人称、数、体、式、方向、态等语法范畴。人称分第一、二、三人称,数有单数和多数,体分未完成体和完成体,式有祈使和命令,方向有向心和离心,态有自动、使动、互动。上述各语法范畴的各种形式,除使动用粘附性前缀表示外,一般均用粘附性后缀表达。形容词作谓语也有与动词相类似的语法范畴和形式。形容词还可重叠,重叠后表示程度的轻微。结构助词有指明施动者、受动者、领有者、比较者、方位、时间、处所、工具等,句法作用较大。句子的基本语序是主一宾一谓,名词、代词作定语在中心词前,形容词、数词、数量词作定语放在中心词后。状语一般在谓语前面,补语在中心词后。词汇特点:多音节词占多数。分3种:一种是多音节单纯词,一种是多音节复合词,再一种是多音节派生词。后两种都是丰富景颇语词汇的重要途径。复合词的合成方式有联合式、修饰式、支配式、主谓式4种。派生词用在词头、词尾的方式构成。有丰富的四音联绵词,构成方式有叠音、双声、叠韵等。借词主要来源于汉语和傣语,也有少量缅甸语借词。借词方式以音译为主,也有一定数量的意译词。

猜你喜欢

  • 街子大寺

    青海伊斯兰教第二大清真寺。位于青海循化街子村西。建于明初,后屡经扩建。寺内最高建筑邦克楼,高三层,六角带斗拱屋顶攒尖作轿子项式,屋脊处覆以绿色琉璃瓦,自成一院。礼拜殿有前卷棚、大殿及后殿三部分,大殿与

  • 政堂省

    官署名。渤海王国仿隋唐制置。据其地位、职能,显系得名于唐之政事堂(宰相办公处)。为辅佐国王统治的三省之一,是三省中的中枢。比唐之尚书省。掌执行王国的一切政令,为王国最高行政庶务机构。设大内相1人,比唐

  • 阿贤设

    见“讷都六设”(921页)。

  • 阿尔巴

    即“阿巴特”(1201页)。

  • 木古法

    木制人偶。赫哲语音译。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旧时赫哲人成年人死后,一般举行“撂档子”(送魂)仪式。届时,用木刻制一人偶给其穿衣戴帽代表死者,进行祭祀和送魂。详见“撂档子”(2445页)。

  • 羽林

    见“郁羽陵”(1350页)。

  • 甘不剌

    见“甘麻剌”(482页)。

  • 磁家务窑

    契丹王朝时期重要烧瓷窑址。位于今北京房山县磁家务。北靠半壁山,南临大石河。1981年调查发现。规模较大,东西宽200米,南北长300米。烧造年代较长,始烧于契丹初期,金代有所发展,直到元代方停。器物种

  • 贺拔岳

    ?—534北魏大臣。一名阿斗泥。神武尖山(今山西朔县)人。敕勒(高车),贺拔氏(后改何氏),一说鲜卑人。武川军主贺拔度拔子。初为太学生,及长能左右驰射。正光(520—525)末,与父兄赴援怀朔镇,弹压

  • 镇沅土知府

    元明傣族土司名。元为威远蛮棚府,属元江路总管。洪武十五年(1382),总管刀平与兄那直归附,授千夫长。建文四年(1402)置州,以刀平为知州。永乐三年(1405),率子入朝贡方物,从征八百等,升为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