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李元阳

李元阳

1497—1580

明代白族学者。字仁甫(一作仁夫),号中溪,别号逸民。云南太和(今大理)人。祖籍浙江钱塘,元时远祖李顺官大理路主事,落籍大理,至元阳为第九世,与白族相融。自幼善学能文,学问博通,明习吏事。嘉靖元年(1522),中云贵乡试第二名。五年(1526)登进士,初授翰林院庶吉士,因议事忤权臣遭排斥,出补江西,主秋闱事。后借母丧,归大理闲居。十年(1531),被起复,出任江阴县令,严卫兵,练水军,修城堡,拒倭寇侵扰。又兴利除害,修水利,减免税粮,人民安业,政绩卓著。离任时,民众“流涕遮道者百余里”,为建生祠,勒碑述其善政百余事。旋擢户部主事,改监察御史,巡按闽中。因极言直谏,外调为荆州(治今湖北江陵县)知府。任内,凿井修水池,解决人畜用水,又修复荆州扬子江大堤,消除水患,人称“李公堤”。知人善选,拔张居正于童试800人之冠,政绩四闻。因不愿阿事权贵,绝意仕进。十八年(1539),丁父艰,辞官归大理,专意著述。在乡里,与谪居云南的杨慎、白族学者杨士云等过从甚密,优游山水,诗酒唱酬,研讨经史诗文。一生于文史贡献卓著,在闽中曾校刻毕《史记题评》、《十三经注疏》、杜氏《通典》等计764卷。理学、佛学的代表作为《心性图说》。史学著作有《嘉靖大理府志》 (与杨士云同修,原作10卷,今存2卷)、《万历云南通志》17卷,为研究云南地方史的珍贵资料。诗文著作甚丰,有《艳雪台诗》、《中溪漫稿》等,流传至今的有《中溪家传汇稿》10卷(诗4卷,文6卷)。其山水诗造诣高深,诗品、人品对后来的白族文人产生重大影响。

猜你喜欢

  • 瓦撒夫书

    书名。波斯人瓦撒夫(Wassaf,原名舍列甫丁·奥都剌·伊本·法兹勒·阿剌·设剌即)撰。6卷。成书于1328年。作者为伊儿汗国政府征税官,在※《史集》编著者宰相拉施特影响下,立意写※《世界征服者史》续

  • 密岔

    见“民期”(667页)。

  • 交广印度两道考

    书名。冯承钧译。原为法国伯希和(1878—1945)所著《考究贾耽路程》,1904年发表。此书凡两篇,一为陆路安南通天竺道;一为水路广州通海夷道,考究两路所经过之地名。时人称其为西方汉学家名作,为研究

  • 伊利目单于

    ?—前49汉代匈奴单于。挛鞮氏。本侍从※呼韩邪单于,后逃至匈奴右地,收得两兄残余兵马数千人,于宣帝黄龙元年(前49)自立为伊利目单于。不久即为郅支单于攻杀,部众5万余人为郅支所并。

  • 女真馆华夷译语

    见“女真译语”(147页)

  • 恩达

    地名。藏语音译,意为“银谷口”。原为喀木地,名恩达寨、一名恩达塘,东邻昌都,南至怒江溜索桥,西界硕督县,北接西宁,西南毗波密。历为察木多呼图克图辖地。设仓储巴1人,钤束地方。乾隆十三年(1748),于

  • 尼阿英

    佤语音译。解放前云南孟连县公良等地佤族村寨的母系氏族(家族)分支残余组织。村寨中的每个家庭分别属于不同的“尼阿英”,有公有的土地称“坤马”,头人称“奴木尼阿”,由妇女世袭担任。至解放时原始母系氏族(家

  • 孛特本部

    金代西北路诸部族之一。金代曾在此地设部族节度使,女真人夹谷吾里补曾任此职。正隆六年(1161),该部节度使逐斡曾随从※移剌窝斡起兵反金,并力劝窝斡拒绝金使臣移剌扎八之招降,同年十二月,窝斡称帝,改元天

  • 壮歌

    壮族传统民歌。亦称俍歌、浪花歌。流行于广西、云南、广东、贵州等地。以即兴创作、边编边唱为主。其中《叙事歌》、《叙史歌》、《民间故事歌》多有传统歌本,为汉字记音的手抄本。即兴创作以情歌为最著名。有五言四

  • 毡疙瘩靴

    内蒙古昭乌达盟经棚等地用毛毡制作的靴子。以毛毡为原料,按大小型号,自靴腰以下,反复搓擀,经10余道工序制成。厚实耐穿。靴底脚心处稍凹,靴尖与后跟略呈圆型状如疙瘩,故名。此靴保暖性能好,不钻风,不进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