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李文彩

李文彩

?—1872

清咸丰、同治间壮族起义领袖。又名李七。广西横州狮子塘村人。壮族。出身于破产农民家庭,曾以剃发为生。忠厚刚直,乐于助人。道光三十年(1850),因痛恨豪门盘剥,在平朗聚众竖旗起义,劫富济贫,杀地主豪绅,抑恶扬善,归附者甚众。翌年被南宁府招安,充当勇目。咸丰二年(1852),在太平军起义的影响下,与佃户宁晚等在平山村再举义旗,联合永淳十三屯壮族佃农,掀起大规模的武装斗争。八月,攻占平朗,以此为据点,凭险筑城建寨,分兵据守。四出袭击豪门劣绅,地方官府“莫之奈何”。四年,起义军控制永淳县属大部分地区。次年秋,在清军反扑下退守平朗,继续坚持斗争。六年(1856)二月,遭两广总督叶名琛所遣广东廉州知府沈棣华、参将廖达章率兵与地方团练围攻,寡不敌众,平朗失陷,率残部奔浔州,加入陈开创立的大成国军,封定国公。是年冬,与定北王梁昌率军从贵州入广西。翌年正月攻克永淳。与梁昌乘胜挥军分水陆两路夹击横州。四月,破城,全歼拒守官军,击毙千总苏朝光、吏目朱鉴等。五月,攻占南宁府,告示安民,开仓济贫,受百姓热烈拥护,并将南宁府更名南安府。不久,又挥军攻破广东灵山县城,杀知县胡国逵。八年十月,在灵山县与清军交战受挫,退回永淳县境坚持斗争。十年(1860)春,转战桂北、湖南、贵州,后加入石达开部。同治二年(1863)春,石达开在大渡河失败后,率部转战川、黔、湘边界地区。翌年,复入贵州,与汉、苗、侗、布依等各族农民起义军配合,与清军展开长期斗争,严重动摇了清政府在当地的统治。十一年(1872)四月,在牛塘与清军激战中阵亡。一说“弃苗疆而逸”。

猜你喜欢

  • 称海

    见“镇海”(2509页)。

  • 漆水郡王

    辽封爵。天禄三年(949),惕隐耶律畑昱受封;统和十二年(994),南院大王、上京留守耶律景受封;开泰(1012—1021)中,上京留守,汉人行宫都部署耶律制心受封;太平三年(1023),南府宰相、上

  • 哈三千户所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所之一。亦作哈克三所。永乐四年(1406)二月,木伦河野人首领马儿张等来朝,命以其居地置所。据考在今黑龙江省通河县附近。

  • 乌兰乌苏

    清代新疆地名。见《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等书。在玛纳斯西80里。即今新疆沙湾县乌拉乌苏。清朝在此设有台站(驿站)。

  • 军标

    清前期驻防八旗最高统帅(即将军)所直接统辖的绿营官兵。绿营军制:督抚管属的绿营兵称标,副将所属者称协。标者,总督、巡抚、提督、总兵、河道总督、漕运总督所统领的,依序称为督标、抚标、提标、镇标、河标、漕

  • 归化族

    见“俄罗斯族”(1685页)。

  • 永宁安抚司

    参见“永宁宣抚司”(639页)。

  • 维吾尔文

    我国维吾尔族使用的拼音文字。历史上维吾尔族曾使用过突厥文和回鹘文。公元10—11世纪,随着伊斯兰教在中国新疆地区的传播,维吾尔族逐渐放弃了回鹘文而改用阿拉伯字母来拼写自己的语言。最初借用了全部阿拉伯文

  • 伯木古鲁万户

    详见“帕木竹万户”(1400页)。

  • 晋阳城

    古地名。今山西太原市西南古城营西古城。为太原郡、太原国、太原府等治所。后史家往往直称为太原。位于今山西中部,太原盆地北端,地跨汾河两岸,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设防重镇。相传夏禹曾建都于此,战国初为赵国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