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柔然汗国

柔然汗国

南北朝时期北方国名。简称柔然。5世纪初柔然第七代首领※社仑所建。社仑继任柔然首领后,率众徙居弱洛水(今土拉河),创立军法,“千人为军,军置将1人,百人为幢,幢置帅1人;先登者赐以虏获,退懦者以石击首杀之,或临时捶挞”。又学中原法制,置战阵,统一柔然各部。先后兼并敕勒(高车)诸部和匈奴余众,建庭于敦煌、张掖之北。北魏天兴五年(402),自称可汗,在中国历史上首先将“可汗”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建立庞大的奴隶制政权。疆域西至焉耆,东接朝鲜,北尽沙漠,南临北魏。永兴二年(410),社仑弟斛律可汗进一步向外扩展,北并※贺术也骨国,东破※譬历辰部。神䴥二年(429),遭北魏太武帝进击,汗庭被抄,敕勒诸部亦反戈相击,大檀可汗西走,部落四散,属众30余万投降北魏。和平五年(464),予成可汗开始用汉字建年号,称“永康”。六世纪初,统治集团为争夺汗位内讧。正光元年(520),可汗丑奴在内讧中被杀,其弟阿那瓌被族兄示发战败,投归北魏,被封为“蠕蠕王”。在北魏支持下,阿那瓌返回漠北亲政,重建柔然政权。孝昌元年(525),助北魏镇压破六韩拔陵起义,北魏准其“赞拜不言名,上书不称臣”。仿效中原官制,设侍中黄门等官。与南、北朝政权均有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互结婚好。6世纪中叶,原役属于柔然的突厥兴起,反抗其统治。西魏元钦元年(552),被突厥击破,阿那瓌自杀。柔然王室部分逃至北齐,部分留在漠北。在漠北余众又分裂为东西两部,东部立铁伐为主,西部立阿那瓌叔邓叔子为主。北齐天保四年(553),北齐高洋立阿那瓌子庵罗辰为主,继领铁伐部众。五年,庵罗辰反北齐兵败北遁。六年(555),邓叔子被突厥木杆可汗攻破,率余众千余家投归西魏。在突厥的威逼下,邓叔子等3000余人被西魏太师宇文泰交付突厥使者,惨杀于长安青门外,中男以下悉配为奴,柔然汗国灭亡。汗国传18主,历154年(402—555)。国中以游牧为主,兼事狩猎,亦有冶铁、造车等手工业,突厥人为其铁工,后期也兼营农业。以牲畜、兽皮等与北魏等诸国交换农、工产品,与南朝及中亚亦有经济往来。初无文字,“以羊屎记兵数”,用刻木记事。后与南、北朝交往,学习中原文化和汉字,故至后期“颇有学者”。原无城郭,逐水草牧畜,以毡帐为居。6世纪初,始筑城郭,建※木末城(在今蒙古吐沁河之北)。信仰萨满教,后从北魏传入佛教。可汗妻称可贺敦,官号有国相、俟力发、吐豆发、俟利、吐豆登、俟斤、莫何等。汗国世系见“柔然”(1779页)。

猜你喜欢

  • 奉使车臣汗记程诗

    书名。清代蒙古族诗人※延清(1846—1918)的代表作。3卷。收诗392首。光绪三十三年(1907)九月,喀尔喀车臣汗郡王札萨克多罗贝勒蕴端多尔济病故,次年正月,翰林院侍讲学士延清奉命前往车臣汗部致

  • 马扒

    傈僳语音译。傈僳族中基督教传教士。为专业神职人员,由教会任免,领取薪俸,专门负责讲经传教工作。大多为外国传教士一手培养的贫苦子弟和孤儿。基督教于1913年传入滇西北怒江傈傈族聚居区,在当地分设教区、建

  • 元顺

    495—528北魏宗室。字子和。鲜卑元氏(拓跋氏)。任城王※元澄庶长子。少好学,从师乐安陈丰。淡于荣利,善诗赋,解鼓琴。宣武帝时,曾上《魏道颂》。初任给事中,历太常少卿。神龟二年(519),以父忧去职

  • 宣抚同知

    官名。元代设置。职位仅次于宣抚使。明代为世袭土官,秩正五品。参见“宣抚使”(1746页)。

  • 梅古悉部

    契丹部族名。辽圣宗时(982—1031)以所俘唐古※党项族民户所置,为圣宗34部之一。其部民初为契丹皇族诸宫卫奴隶,后户口蕃息,时圣宗释免奴隶,置部,取得平民地位。设节度使,隶北府。部族军属西南面招讨

  • 亦迷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又作伊尔们河卫。永乐十五年(1417)二月,与亦东河卫同时设立。经常入京纳贡,弘治元年(1488),贡马、貂皮。在今吉林省饮马河流域。

  • 四亭瑶

    广西南丹瑶区土司统治时的基层组织。传说瑶族最早迁入南丹时,聚居在八圩、关东(今大瑶寨)、哩乌(今瑶里)、岜地,形成四个部落。土司势力浸入瑶区后,基层设亭进行统治,故名。后人对四亭所在地说法不一:有说是

  • 屋顶葬

    门巴族葬俗之一。流行于西藏门隅地区。用于婴幼儿。用盐水洗净尸体,装入盛有干沙的木匣,封实木匣后,放置于屋顶的角楼。数年后弃木匣于河里。

  • 唐古特文或藏文字母表

    (AlphabetumTangutanum Sive Tibetanum)书名。意大利卡普清拉萨传教会的马切拉答的卡西阿诺(P · Cassiano daMacerata)神父撰。作者曾在西藏拉萨传教

  • 卓铎格

    即“召得格”(64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