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柔若语

柔若语

我国自称柔若的怒族使用的一种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主要分布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兰坪、泸水两县的部分地区,使用人口约2500人。柔若语内部语音上稍有差别,但彼此完全可以通话。以兰坪县兔峨乡的柔若语为例。语音特点:有单辅音23个。塞音、塞擦音分送气与不送气,塞擦音有舌尖前和舌面前两套,有唇齿音,有复辅音。有29个单元音,其中有10个普通元音,紧喉元音9个,鼻化元音7个,紧喉鼻化元音3个。有50个复元音。分3类,由i、 u、 y介音加主要元音组成的后响复元音37个;由主要元音加i、 u韵尾构成的前响复元音7个;三合复元音6个。无辅音韵尾。有6个声调,其中高降调和低升调主要出现在紧元音里。声调区别词义的作用较大。语法特点:虚词和语序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形态是表达语法意义的辅助手段。词类有名词、代词、数词、量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助词、连词、情感词10类。名词有多数和指小语法形式,用在名词后加助词表达。亲属称谓名词有人称领属范畴,用在名词前加从人称代词缩减而来的词头表示。数词一般不单独使用,和量词结合用时次序为数词在前,量词在后。量词很丰富,语法作用除了表量外,还有定指、类别等作用,量词可单独和名词结合表示类别或“一”量。人称代词有单数、双数、多数和集体4类,第一人称除单数外,都有包括式和排除式的区别。指示代词较丰富,有普通指和远指的区别,还有指平地、上方、下方的区别。反身代词用重叠人称代词再插入-sa31的形式构成。动词有体、式、态等语法范畴。体分将行、进行、已行、完全、曾行5种,均用在动词后加助词的方式表达。式有命令、祈求、疑问3种,用动词词根元音屈折变化加词头和助词等方式表达。态有使动、互动两种形式,使动用动词前加虚化动词表示,互动用动词后加助词表示。形容词有丰富的后附藻饰成分。结构助词有领属、受动、工具、处所、从由、比较、定指等类,句法作用较大。句子的基本语序为主一宾一谓,名词、代词作定语在中心词前,形容词、数量词作定语在中心词后,状语多数在谓语前,少数也可放在谓语后。词汇特点:单音节或由单音节合成的复合词占大多数,多音节的单纯词很少。复合词的构成方式有并列、修饰、支配、表述4种,派生词也占一定比例,用加在词根上的词头或虚词表示。借词主要来源于汉语,有一定数量的早期汉语借词。也有少量白语和傈僳语借词。

猜你喜欢

  • 炳多优

    瑶语音译,意为“平地瑶”。部分瑶族自称。分布于广西恭城、富川和湖南江华等地。居地较为平坦,又因长期与汉族多有交往或杂处,故在瑶族中生产力水平较高,大多说汉话。

  • 行官司

    西夏官署名。西夏语音“酩��啰”。属下等司。天盛年间(1149—1169)设4正、2都案、4案头。

  • 石板塘

    即“石皇玺”(452页)。

  • 宴台女真国书碑

    见“女真进士题名碑”(149页)。

  • 札坦保

    清朝将领。达斡尔族。姓克音氏。隶齐齐哈尔镶红旗。嘉庆三年(1798),以前锋从内大臣额勒登保镇压白莲教起义,转战湖北、四川等地,赏戴花翎。十八年(1813),参与镇压天理教首领李文成领导的起义。道光二

  • 德力格丁

    部分鄂温克族人信奉的神灵之一。鄂温克语音译。旧时流行于今内蒙古阿荣旗地区。人脸长疥疮时供之,祭物是小米粥和狍胸骨。偶像为桦树皮或红铜剪成的一老翁面具,悬挂在门上。

  • 盐课司土副使

    官名。明代在内地井盐、矿盐产地,设盐场、盐井盐课司大使、副使,隶盐课提举司。在少数民族产盐区亦以当地归附的土民头目任盐课司土副使,为管盐的世袭小土官,亦有不许世袭者。云南省剑川州弥沙盐井、浪穹县顺荡盐

  • 库尔喀河

    见“忽汗河”(1487页)。

  • 武靖卫指挥使司

    明朝地方官署名。洪武三年(1370),明大将军徐达奉命率部西征,分遣左副将军邓愈招谕吐蕃诸部。故元镇西武靖王卜纳刺以吐蕃诸部诣军门款附。后入觐,明帝“念其元裔,甚恩遇之”。五年(1372),置武靖卫指

  • 行人部落青稞种子借据

    敦煌吐蕃藏文文献。见《敦煌吐蕃文献选》伯字1115号卷子。系民间土地转让及借种籽的契约。全卷藏文共10行,正面8行,背面2行。该卷载:“蛇年春。行人部落百姓宋弟弟彼在康木琼有新垦地一突半,本人无力耕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