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树葬

树葬

葬式之一。亦称“风葬”。将死者置于树上任其风化。中国东北、西南、西北、华东地区一些民族曾有此葬俗。《魏书·失韦传》、《周书·异域上》、《隋书·地理志》、《西域图志》、《滇南新语》、《百苗图》以及台湾《噶玛兰志略》等史籍均有记述。各民族具体葬法不尽相同:古室韦人及近现代的鄂温克族、赫哲族等是用树条在大树杈上塔一小平台,将死者安放于上;西藏墨脱县珞巴族是在大树上造一座近似“人”字形顶篷之树屋,将死者置于其中;贵州省都匀地区的“黑苗”是以藤条将死者捆缚于树上;而古库莫奚人、云南的傈僳人、新疆准噶尔地区的西蒙古人则是将死者悬挂于树上而葬。其产生的原因,一说是与森林部落的游猎经济有关。另说来源于树居生活,它应是远古人类“巢居”的生活情景在葬俗上的反映。

猜你喜欢

  • 斛律羌举

    北魏、东魏大臣。太安人。原属敕勒(高车)斛律部,世为部落酋长。北魏龙骧将军、武川镇将斛律谨之子,骁勇有胆力。北魏永安(528—530)中,随尔朱兆入洛阳,有战功。后归顺高欢。东魏天平(534—537)

  • 震国

    唐代以粟末靺鞨为主体建立的政权名。一作振国。隋末,粟末靺鞨厥稽部首领突(度)地稽率部千余家徙柳城(唐称营州,今辽宁朝阳)内附;唐总章元年(669)高丽国亡后,附高丽的粟末靺鞨乞乞仲象(一说为大祚荣)所

  • 土默特万户

    明代东蒙古※六万户之一。亦称“十二土默特”。属※右翼3万户。一说其名称源于古老的“秃马惕”部落。明代,由右翼的蒙古勒津(满官嗔)、多伦土默特(多罗土蛮)等12个大部落及若干小部落组合而成,故统称十二土

  • 科赛

    见“火筛”(392页)。

  • 大华玙

    ?—约794渤海国第五世王。文王※大钦茂孙,※大宏临长子。唐贞元九年(793),钦茂死,因其父早卒,大元义继王位。元义因对下“猜虐”,旋遇弑,国人共推之为王,改元中兴。在位时,将渤海王都由东京(今吉林

  • 后魏

    即南北朝时期的北魏,为区别于三国时期的魏国(曹魏),历史上也称后魏。参见“北魏”(529页)。

  • 脱卜赤颜

    即“脱必赤颜”(2082页)。

  • 纳渣

    见“纳若”(1266页)。

  • 昌裔

    见“萧匹敌”(1992页)。

  • 兴圣宫

    契丹王朝所置宫卫名。契丹语称作“女古斡鲁朵”(“女古”意为“金”,“斡鲁朵”意为“宫”)。为辽圣宗※耶律隆绪所置宫卫。宫卫制是契丹一种特殊的政治制度。《辽史·营卫志》:“辽国之法:天子践位置宫卫,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