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汪什代海千户部落

汪什代海千户部落

藏族部落名。亦称汪什代克族、下汪什代海族。在青海省海北天峻县内。“环海八族”之一。为海西最大藏族部落,有千户、副千户及下辖18个百户。原为黄南鲁本族之一支,住黄河南岸同德羊直乃海散木地方。首领为哇洛,因常渡河抢掠海西蒙古族,清朝派兵征之,后驻牧于今共和县倒淌河一带,部分居阳山称“宁果尔”;部分住阴山称“世木果尔”。后“宁果尔”部投果洛,率众迁兴海地区,遂成上汪什代海部落;“世木果尔”部由哇洛率领迁海西与蒙古交错杂居,被称为下汪什代海。道光三年(1823),西宁办事大臣武隆阿授头人哇洛以千户执照。后黄河沿岸一带藏民迁至天峻县,形成诸小部落,受汪什代海千户管束。后千户绝嗣,以黄河南蒙古亲王亲戚完托入赘承袭。1935年,马步芳于青海地区划分保安区,以汪什代海为第十一保安区,华布藏任保安旅长和千户。下辖环仓、厄化、夏日果、阿日沟、拉果什结、扎查、沙年、特哈、花什江、尕雪、年乃亥、莫合欠、莫合穷、那格扎、多巴娘娃,块日寺、多巴索玛、郭那18个百户部落。部内有阿汉达勒寺、扎查寺、郭那寺3座寺院。

猜你喜欢

  • 乌赤

    即“倭赤”(1888页)。

  • 安坤

    ?—1664明末清初贵州水西土官。彝族。南明时袭水西宣慰使。永明王加授光禄寺少卿。领有水西(今乌江上游鸭池河以西,即黔西、息烽、修文之西,普定之北,水城之东,大方之南的广大地区)。清顺治十五年(165

  • 扬烈舞

    清代宫廷歌舞,为“庆隆舞”之武舞。源自满族民间歌舞※“空齐舞”。一般在除夕、上元节高跷、骑假马。假马以竹作马头、马尾,以彩缯饰之,如戏中假马。有人涂面,身著黑皮,作野兽状,奋力跳跃。旁有人持红油簸箕,

  • 五泉县

    古县名。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置。治所在今陕西澄城县南。汉为金城县,属金城郡,西羌驻处。东汉置西海郡。乞伏乾归曾都此称秦。北周废。隋大业(605—618)时,以金城县改名,治所即今甘肃兰州市。唐咸

  • 打里频你

    见“合不频尼”(835页)。

  • 刚徼

    古地名。纳西族先民摩沙夷聚居地。今云南丽江一带。《华阳国志·蜀志》:“县(定管县)在郡(越儁)西,渡泸水(今雅砻江),宾刚徼,曰摩沙夷”。定笮县(今盐源、盐边一带)以西,渡泸水可直至“刚徼”。

  • 文成公主

    ?—680和亲吐蕃之唐公主。唐太宗养宗室女。藏籍又称“佳萨公主”,意为“汉妃公主”。贞观十五年(641),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联姻。与之同时,中原地区的农具制造、纺织、造纸、酿酒、制陶、碾磨等生产技术

  • 那害克

    见“费雅喀”(1771页)。

  • 蒲速碗郡牧所

    见“诸抹”(1951页)。

  • 阿敦达

    清代官名。满语音译,“阿敦”意为“牧群、马群”,“达”意为“头目”、“首领”,即是管马群的头目,汉译“牧长”。是太仆寺、上驷院及旗王府所置的官员,掌放牧、繁衍、训练马匹等事。从六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