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法书考

法书考

书名。元代畏兀儿书画家※盛熙明撰。8卷。熙明先祖居曲先(今新疆库车),后徙豫章(今江西南昌)。精通本民族文字,又深受汉族文化熏陶。清修谨饬,笃学多才,工翰墨,通六国书。曾参预编修《经世大典》。晚年定居浙东。此书成于至正四年(1344)。分书谱、字源、笔法、图诀、形势、风神、工用等七类,末卷为附录印章,押署跋尾。主要是研究汉字书法,并对梵文、蒙古新字(八思巴字)等作了介绍。卷一为辨古集译,集自仓颉至唐凡246人,正其真伪优劣,颇有特识。余卷简要地采录成说。其字源一门,所列梵书16声,34母,蒙古书42母,可资考证。有曹拣亭刊本、十万楼丛书本,以上海涵芬楼影印本通行。

猜你喜欢

  • 阴山杂录

    书名。16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五谓“不著名氏。”《莆田郑氏书目》谓“赵志忠撰。”志忠亦作至忠,原名英。幼年陷契丹,为人明敏,举进士,官至中书舍人,因得罪辽兴宗而投宋。记述辽朝君臣世次,国俗、官称、仪

  • 清太宗

    即“皇太极”(1700页)。

  • 恩滚库蒙

    明代蒙古的贫民。亦译作恩滚洪。蒙古语意为“普通人”。为蒙古平民(阿拉特)中的下等阶层,占平民的多数。拥有少量牲畜或无畜,生活贫苦。因无力缴纳贡赋(阿勒巴),成为领主征用劳役和兵役的主要对象,是社会劳动

  • 全蒙盟旗沿革志

    书名。内蒙古地方志之一。包维翰著。民国二十三年(1934)成书。铅印,1册。全书分18部分;一卓索图盟7旗;二哲里木盟10旗;三昭乌达盟13旗;四锡林郭勒盟10旗;五乌兰察布盟6旗;六伊克昭盟7旗;七

  • 康里脱脱

    1272—1327元朝大臣。又称亦纳脱脱。康里人。康国王牙牙子,中书右丞相阿沙不花弟。世祖时入宿卫。成宗大德三年(1299),从海山(武宗)抚军漠北。五年,从破叛王海都于杭海(今杭爱山)。十一年,拥海

  • 拉托托日宁赞

    吐蕃赞普。又称拉托托日赞。《唐书》作佗土度。藏史传称,因其奉佛,百岁时又生新齿,耳长如佛耳,故名。敦煌吐蕃藏文文书称拉托尼雅赞。赞普托杰托赞之子。《德乌佛教史》载,其母为民女若容萨东杰。据藏史载,相传

  • 拓跋贺傉

    ?—325鲜卑拓跋部首领。※拓跋沙漠汗孙,※拓跋猗㐌之子。东晋元帝大兴四年(321),母惟氏杀拓跋郁律,立其为长,代摄国事,遣使与后赵石勒通和,时人谓之女国使。至明帝太宁二年(324),

  • 窝泥

    哈尼族他称。自称哈泥(哈尼)。元明清文献中先后称窝泥、斡泥、禾尼、和泥、倭尼等。皆“哈尼”的同音异写。天启《滇志》:窝泥,或曰斡泥。阿迷州称河泥,临安郡属蒙自县的江外及左能寨、思沱、溪处、落恐诸长官司

  • 龟兹乐

    古代乐名。以源于龟兹(在今新疆库车一带),故名。后传入中原,在隋唐宫廷燕乐中居胡部之首,称龟兹乐或龟兹伎,是西域音乐的中枢,为隋七部乐、九部乐和唐十部乐之一。南北朝、隋、唐时期流行。其乐曲有散曲和大曲

  • 圣乐舞

    唐代南诏舞乐名。表演者衣南诏特有服装,戴黑色头囊(高帽),系金佉苴(金腰带),数十人手持孔雀尾之类长羽毛翩翩起舞;乐者演奏“南诏奉圣乐”。唐贞元十六年(800),南诏第六世王异牟寻遣子寻阁劝等入朝,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