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波拉话

波拉话

我国景颇族中自称波拉的支系使用的一种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语支,与载瓦语比较接近。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潞西、盈江、梁河等县。以潞西县三台山区孔家寨的波拉话为例。语音特点:有22个单辅音。塞音、塞擦音分送气与不送气两套,塞擦音有舌尖前、舌叶两套,有唇齿音。有6个腭化辅音,由双唇辅音和舌根辅音腭化而成。无复辅音。有单元音20个,分普通元音8个,紧元音7个,鼻化元音3个,鼻化紧元音2个。有复元音8个,都是前响的,由主要元音与i、u韵尾构成。节尾辅音有p、 t、 k、 m、 n、、ʔ7个。有4个声调,区别词义的作用不如彝语支语言大。有前弱化音节,音节弱化后,主要元音均读ə。语法特点:虚词和语序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形态变化不丰富。词类有名词、数词、量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连词、助词、叹词10类。可在名词后加附加成分表示多数。亲属称谓名词有表示不同性别的词头。量词较丰富,数词或量词都不能单独作句子成分。连用时数词在前,量词在后。量词除表量外,还起类别作用。人称代词有单数、双数和多数。双数和多数第一人称有包括式和排除式的区别。单数人称代词作定语时,用词根元音和声调的屈折变化表示领有。指示代词有近指和远指,远指代词有指高、指低和指平处之分。疑问代词可以重叠,重叠后表示多数。动词有体、态、式、人称、数等语法范畴。体有一般体、进行体、将行体、已行体4种,用语尾助词表达,不同的人称、数所用体的语尾助词有一定区别。态分自动和使动,用动词词根辅音送气不送气交替、清浊交替、元音松紧交替以及在动词前加虚化动词“使”表示。用屈折形态表示使动的动词有时还伴随有声调的变化。式有祈使、请求、疑问等,用在动词后加语尾助词的方式表示。语尾助词有时也有人称和数的区别。存在动词有类别范畴。形容词有表示生动形式的前附叠音成分,也有少数前后均可。结构助词有指明主语、宾语、定语、状语的,句法作用较大。句子的基本语序是主—宾—谓,名词、代词作定语在中心词前,形容词、数量词作定语一般在中心词之后。状语在谓语前面。词汇特点:词汇主要由单音节或单音节词根合成的复合词构成。多音节的单纯词很少。复合词一般有并列关系、修饰关系、主谓关系、支配关系、补充关系等。派生词有前加式和后加式两种。四音联绵词较丰富。借词主要来源于汉语、景颇语,也有一定数量的傣语和缅甸语借词。借词方式以音译为主。

猜你喜欢

  • 仁蚌巴敦悦多吉

    明代卫藏中部地方封建领主。藏族。仁蚌宗宗本(地方行政官员名)南喀坚赞四世孙,衮桑巴之子。继任日喀则首领后,继续奉行支持藏传佛教噶玛派打击格鲁派(黄教)的政策。成化十六年(1480),因格鲁派拒绝噶玛派

  • 巴楚州

    清代新疆州名。光绪二十九年(1903)由玛喇巴什厅改置。治所在今新疆巴楚县东南辖村庄86处、8驿站、2卡伦。隶喀什噶尔道莎车府。1913年改为县。总人口34000余人。其中大多数为维吾尔族。主要从事农

  • 内喀尔喀

    见“内五鄂托克喀尔喀” (310页)。

  • 长孙炽

    549—610北周、隋大臣。字仲光。河南洛阳人。鲜卑长孙氏(拔拔氏)。北魏冀州刺史长孙裕孙,平原侯长孙兕子。颇涉群书,兼长武艺。建德元年(572),为通道馆学士。二年,授雍州仓城令,转盩厔令、崤郡守,

  • 拓跋细豆

    见“拓跋思头”(1360页)。

  • 随缺箭丁

    参见“随丁”(2134页)。

  • 撒里达

    见“花剌子模”(999页)。

  • 绰罗斯南右翼头旗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俗称小什克贝勒旗。雍正元年(1723),准噶尔部多罗贝勒色布腾札勒拒附罗卜藏丹津叛,并以其谋告清,以功晋封多罗郡王。三年(1725),授札萨克,建旗。下设4佐领。归西宁办事大臣管辖

  • 一绳地

    清初圈地以绳作为计算田土数量的单位。单身汉人投充旗下,愿领地纳银者每人分给“一绳地”,合42亩。共拨给圈地35 245亩,约839人愿领一绳地,称“绳地人”(2143页)。

  • 慈寿寺

    召庙名。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西五十里什报齐村北大青山之阳。蒙古语称纳苏达阿萨拉勒图苏默。清顺治十二年(1655)建。康熙年间大殿落成,呈报清廷,康熙帝赐名慈寿寺。由建寺者察罕迪彦齐呼图克图为第一任住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