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海北

海北

地名。位于青海东北部、青海湖以北。东南接互助、大通、湟中、湟源等县,西连海西天峻县,南与海南共和县隔湖相望,东北邻甘肃古浪、天祝、山丹、民乐等县。古为西羌地。汉平帝元始四年(公元4年)于今海晏县设西海郡,置太守。南北朝至隋历为鲜卑族南凉政权和吐谷浑所据。唐置威戎军,不久没入吐蕃,吐蕃王朝崩溃后,海北出现豪酋争霸不相统属的局面。至宋成为唃厮啰政权与西夏人长期争夺之地。元代归吐蕃等处宣尉使司都元帅府管辖。明洪武二年(1369)至十六年(1383)明朝先后招抚蒙藏各部,于撒里畏兀尔(今海北州辖境)设安定、阿端、曲先、罕东“塞外四卫”。正德五年(1510),原驻牧河套之东蒙古亦卜剌因反抗其主达延汗,兵败,越祁连山入海北,原游牧于该地之藏族大部被迫迁往黄河以南。隆庆五年(1571),土默特蒙古俺答汗西攻瓦剌,兵败,入据青海湖一带,留其子丙兔驻守,并建仰华寺,于此与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会晤。崇祯九年(1636),蒙古和硕特部固始汗占领青海全境,将青海分为左右两翼,海北地区属左翼。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青海蒙古诸台吉归附清朝。雍正三年(1725),编青海蒙古为29旗,其中海北地区有11旗,归西宁办事大臣管辖。后青海蒙古人口锐减,海北地区空旷,黄河以南藏族日益强大,乘机渡河向北移牧,蒙古不能御。清朝行“抑藏扶蒙”政策,以武力阻止藏族部落北移。马步芳统治青海时,于海北农业区实行保甲制,牧区仍保留千百户制度。1953年建立海北藏族自治区,1955年改自治州。经济以畜牧业为主,产著名的“门源马”。

猜你喜欢

  • 直脱儿

    蒙古国将领。又译赤脱儿、者迭儿。斡剌纳儿氏。※阿术鲁(阿察儿)子。初随父从铁木真(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南宋开禧二年(1206)蒙古国建立时,以功封千户长。太祖十四年(1219),随从西征,隶皇子窝

  • 华严寺

    契丹王朝时期所建著名佛寺。位于今山西大同城内西南隅。是当今大同城内最著名的古刹。有上、下寺二所,相距甚近。创建年代说法不一,有云“寺肇自李唐”,为“唐尉迟敬德增修”(明《重修大华严禅寺感应碑记》、《上

  • 板闷竜

    傣语音译。解放前云南西双版纳各勐负责管理水利灌溉系统的专职人员。主要负责组织人员兴修沟渠和分水灌田。傣族地区各级封建领主为确保各种贡纳和实物地租的征收,对农田水利特别重视,宣慰使司署(西双版纳地区最高

  • 北周太祖

    见“宇文泰”(897页)。

  • 玉树调察记

    书名。周希武撰。是书为作者1914年随民国政府勘界大员周务学在玉树的考察记。全书原分上、下两卷,附宁海纪行一卷。1919年商务印书馆刊行。因印数有限,1986年青海人民出版社根据吴均校释重新印制发行。

  • 昔班

    ①蓝帐汗国建立者。蒙古孛儿只斤氏。※术赤之子,钦察汗※拔都弟。拖雷监国二年(1229)遵成吉思汗遗命,与诸王拥戴窝阔台即汗位。太宗七年(1235),随拔都参加※“长子西征”,深入欧洲中部。十三年(12

  • 许王墓志

    辽代契丹小字、汉字墓志。为一合。刻于天祚帝乾统五年(1105)二月。1975年9月出土于辽宁省阜新县卧凤沟乡白台沟村流井沟地方。现藏阜新市文化局。志盖为盠顶形,四周饰云形图案,正中刻汉字2行6字:“辽

  • 塔石

    见“塔克世”(2158页)。

  • 款首

    见“门款”(135页)。

  • 和硕特西右翼中旗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俗称召其乃耳札萨克旗,或台吉爱尔札萨克旗。雍正元年(1723),车凌纳木扎勒拒从罗卜藏丹津叛,率众归清。三年(1725),封札萨克一等台吉,建旗。下设1佐领。归西宁办事大臣管辖。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