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宗室九等封爵
清廷初封其显祖塔克世本支的九等爵位。崇德元年(1636)四月,皇太极以“清”号立国,即帝位,始定王公以下九等爵。其名次循序为“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镇国公、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时袭封、降封等项制度尚未具备,《则例》犹虚。迨顺治六年(1649),接定封爵十等,定奉国将军之子,授为※奉恩将军爵。此后,始见袭封、降封之制。累朝以降,其爵制日加详密。
清廷初封其显祖塔克世本支的九等爵位。崇德元年(1636)四月,皇太极以“清”号立国,即帝位,始定王公以下九等爵。其名次循序为“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镇国公、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时袭封、降封等项制度尚未具备,《则例》犹虚。迨顺治六年(1649),接定封爵十等,定奉国将军之子,授为※奉恩将军爵。此后,始见袭封、降封之制。累朝以降,其爵制日加详密。
书名。内蒙古地方志之一。清水河厅通判文秀总纂。手抄本,6册,20卷。内容有图考、疆域、山川、市镇、古迹、公署、庙祀、文学、仓储、职官、营汛、驿传、田赋、户口、烈女、风俗、祥异、物产、艺文等。该书对了解
即“乞乞仲象”(123页)。
见“元俟折部”(239页)。
汉代匈奴官名。约汉武帝征和元年(前92年),匈奴西边日逐王所置。驻于焉耆(今新疆焉耆县)、危须(今焉耆县西北)、尉犁(今新疆库尔勒县东北)一带,统领匈奴在西域的属国,征收贡赋,征发奴隶等。因视西域诸族
①族名。哈尼族自称。康熙《新平县志》卷2“新化州风俗”、道光《新平县志》卷6“土司附种人”、雍正《景东府志》卷3、乾隆《开化府志》卷9等,均记有当地称为“喇乌”的生产生活情况。近代哈尼族中仍有一部分称
藏传佛教寺庙。位于乐都县南40里。洪武二十四年(1391),西宁僧人三罗喇嘛主持修建。初仅佛堂一座。后经多次扩修始具规模。寺坐西朝东,占地41亩,坐落在一正方形城堡内,形制与北京故宫相仿,故有俗谚称“
元朝宗王。又译昔烈吉、昔里给、失里吉、失烈吉、习列吉。蒙古孛儿只斤氏。※蒙哥汗子。中统初,附阿里不哥反忽必烈,兵败,于至元元年(1264)随阿里不哥归降。五年,封河平王。八年,随皇子北平王那木罕出镇西
见“好儿趁”(937页)。
见“沙不丹”(1126页)。
元朝官署名。掌英宗速哥八剌皇后宫政及其位下户口、钱粮、营缮诸事。英宗至治三年(1323)置,设寺卿6员,秩正三品,下领少卿、寺丞各2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