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清真寺

清真寺

阿拉伯语“麦斯吉德”的意泽,意为“礼拜的场所”。一称礼拜寺。在中国,为回族等信仰伊斯兰教之民族举行宗教仪式、传授宗教知识、聚会和进行其他社会活动的场所。唐称“礼堂”,宋元称“清净寺”、“真教寺”,元末明初始称“清真寺”。唐宋以来,中国与阿拉伯、波斯等国交通频繁,随着伊斯兰教商人、使者的来华,即已有清真寺的建筑。相传※广州怀圣寺、※西安大学习巷清真寺、※化觉巷清修寺,为唐时所建。元时回回人大批东迁,我国清真寺建筑更为普遍。上述三寺和※泉州圣友寺、清净寺、※杭州真教寺、※南京净觉寺、※三山街礼拜寺、※河北定州清真寺、※北京牛街清真寺、※东四清真寺等均为我国回族伊斯兰教著名古寺。在中国,犹太教礼拜寺也有名清真寺者,如明弘治二年(1489),河南开封犹太教礼拜寺,即刻“重建清真寺记”石碑。早期清真寺多为阿拉伯风格建筑,元明以来多为中国宫殿式,也有尖塔圆顶式,主要由大殿、望月楼、宣礼楼、讲经堂、浴室等组成。礼拜正殿和壁龛背向沙特阿拉伯麦加,以示跪拜的朝向。由教长管理寺务。近代,在内地开始建女寺,供女性信徒礼拜。

猜你喜欢

  • 敕勒

    古族名。亦作赤勒、涉勒、赤狄、狄历、铁勒、丁零等,为汉文史籍中不同时代、地区、民族对该族的称谓。一说皆是突厥语Turk(意为“强力”、“气力”)的音译或音变、讹音,系对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民族之统称。赤

  • 道民君

    汉西域车师后国官名。位在王、侯、将、都尉之下。主司军事。

  • 摊斗

    藏语音译,意为“住在寺庙周围的人”,汉称“花户”。解放前四川省甘孜藏区德格地区对流入本地的自由民的称呼。与西藏地区的※“塔娃”相似。无份地,靠佃耕少量土地,佃磨房,当雇工和从事各种副业生产维生,无政治

  • 乡约

    解放前延边朝鲜族地区的基层官吏。受州县官之命掌办乡屯事务。或由县官直接委派,或由该乡群众选举由县官任命。任期不定。管辖区域无固定四至,通常以30里方圆为其范围。下设牌头,每10户推选一名或由乡约委派,

  • 瑚噜木什

    清卫拉特蒙古青海和顾特部台吉。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硕实汗第七子。驻牧青海和硕特右翼,为青海和硕特8台吉之一。顺治六年(1649),因助清军讨河西并招降西宁城,获赐“巴图尔额尔德尼岱青”号。为清外札

  • 阴山州都督府

    唐代在西突厥地区设置的羁縻机构。又作阴山都督府。高宗显庆三年(658)左右以葛逻禄谋落部(又称谋剌)置。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职位世袭。辖地位于今塔城及原苏联交界一带(一作额尔齐斯河上游)。隶北庭都护

  • 毗室

    见“皮室军”(671页)。

  • 阿合买提江·哈斯木

    1914—1949新疆三区(伊犁、塔城、阿勒泰)革命领导人之一。新疆伊宁人。维吾尔族。1922—1942年在苏联中亚求学和工作,开始接触马列主义。回国后在伊宁等地做工。1943年12月因宣传革命被捕。

  • 炮挂

    见“抛石绳”(1057页)。

  • 阿訇

    波斯语音译。又译为“阿衡”、“阿洪”、“阿浑”等。原意为“教师”。在通用于波斯语的穆斯林中,是对伊斯兰教学者或教师的尊称。在中国为伊斯兰教宗教职业者的通称。常有教长、宗教首领、掌教之意。一般主持清真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