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渤海

渤海

唐代以粟末靺鞨为主体建立的国名(国外有人说是高句丽建立的国家),也是族名(一说只是国名)。亦作渤海国或渤海靺鞨。《盛京通志》称,海之傍山者为渤,“辽地”依山环海,因以为国名。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创立。隋末唐初两批徙居柳城(唐称营州,今辽宁朝阳)地区的粟末靺鞨人,参与契丹李尽忠等发起的反叛,惧唐究治,渡辽河东逃,在大祚荣领导下击溃追剿唐军,于唐圣历元年(698)据东牟山(今吉林省敦化县附近六顶山)建国,初称※震国。唐先天二年(713),玄宗遣郎将崔忻摄鸿胪卿前往祚荣所在,拜其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又以祚荣所统置忽汗州都督府,命其为都督。祚荣接受册封,遂去靺鞨和震国号,专称渤海。唐宝应元年(762),代宗诏渤海为国,进渤海郡王为国王;仍置忽汗州都督府,相沿至其亡。初都奥东城(今吉林省敦化县敖东城),几经迁都,唐德宗贞元(785—805)中,定都忽汗城(治所在今黑龙江宁安县西南东京城)。盛时疆域东濒日本海,西以第一松花江和吉林省乾安、长岭和双辽县一带与黑水靺鞨、契丹相邻,南至今朝鲜半岛龙兴江(泥河)北,北至黑龙江省依兰县境。与唐关系紧密:自中宗时祚荣遣子入侍,直至唐末,累派王子、王弟、王侄等近亲入长安“宿卫”;新王继位必受唐廷诏册始取得合法地位;对唐有守边、朝贡义务,共来贡约145次;又多次派学生赴长安“太学”,习识古今制度;唐在其地置长史监领。唐亡,转臣属后梁、后唐,朝贡后梁5次,后唐6次。多次遣使东渡大海,与日本交聘。与新罗、契丹、黑水靺鞨等时或互通友好,时或兵戎相见。仿效唐制完备区内政治、行政制度。上设宣诏、中台、政堂3省、6部、12司等机构。下置5京、15府、62州。有“胜兵数万”(或作数十万),设10卫领之。有品阶勋爵制度。使用汉文,文化发达,崇信佛教。经济昌盛,农产品有稻、粟、麦、稷、豆;饲养马牛,俗贵“率宾之马”(即率宾府所产之马),以马与中原交换;手工业品有布、绸、各种陶器和玛瑙器;产金、银、铜、铁,熟铜远销中原;能制造渡日本海的大船,对外换频繁。因有“海东盛国”之称。辽天赞五年(926)元月,为阿保机破灭。传15世,历229年。亡后,辽改其国为※东丹国。其民有10余万亡投王氏高丽国,成为今朝鲜半岛居民的先人之一;一部分逃入女真地区,加入女真族;大部分被契丹贵族分散迁徙到辽东半岛和西拉木伦河流域;亦有不少逃入中原地区。辽统治下的渤海遗民,多次起义反辽,先后建立※定安、※鸟舍、※兴辽、※大渤海国等政权,但均被镇压。辽亡后,渤海人归附女真,逐渐成为金代女真的一部分。附渤海国王世系:(见下页)

猜你喜欢

  • 盖丹培吉楞

    见“古雷寺”(441页)。

  • 寿县清真寺

    中国伊斯兰教古寺。在安徽省寿县南关留犊坊。始建于明初。天启元年(1621),清康熙年间(1662—1722)、道光二十五年(1845)、光绪十六年(1890)等多次重修。相传原址在寿县西门外,清初迁至

  • 马海靴

    蒙古传统靴的一种。与※不里阿耳靴(皮质蒙古靴)不同,一般选用结实耐磨的布料制作。心灵手巧的蒙古妇女以精细的刺绣技艺在靴面的不同部位绣上各种蒙古族风格的花纹图案,层次分明。男靴质朴大方,衬托蒙古族男子豪

  • 迭勃极烈

    金代早期官名。女真语音译,《金史·国语解》谓“倅贰之职。”意为“副职”。太祖阿骨打时始置。《金史·百官志一》载:“其官长,皆称曰勃极烈……诸勃极烈之上,则有国论、乙宣、忽鲁、移赉、阿买、阿舍、昊、迭之

  • 款首

    见“门款”(135页)。

  • 神机营

    禁军之称。①明朝所设宫廷禁军,为京军三大营之一。 ②晚清朝廷抽调在京八旗兵丁,使用时兴武器所训练的新式营伍,亦禁军之一。咸丰十一年(1861)十二月,慈禧以道光时所铸“神机营”银印颁用,选取满、蒙、汉

  • 胡如布

    一种小型的半地穴式住所。赫哲语音译,意为小型地窨子。旧时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多作为冬季住房。一般向地下挖2—3尺深长方形坑,大小依人口多少而定;顶上用一二根粗木作梁,搭上檩、椽,支起楔

  • 素布多尔札布

    见“索布多尔札布”(1833页)。

  • 哱承恩

    ? —1592明朝宁夏副总兵。蒙古族。明副总兵※哱拜子。万历十七年(1589),父致仕,依例子袭父职。十九年,因青海蒙古火落赤、真相等屡败明军,土默特部顺义王扯力克西行助之,洮河告急,获明御史周弘哱举

  • 阿佩

    唐代罗甸王。系汉牂牁“黑卢鹿”默部第四十七世首领,称“鬼主”。开成元年(836)内附。会昌(841—846)中,封袭罗甸王,世有罗甸(今贵州省南部罗甸县地区),为贵州彝族先民之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