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迪罕
金代女真族姓氏之一。亦作温迪痕、温迪掀、温的罕、温特罕,《高丽史》作晕底宪。来源于部名。原散居统门水(今图们江)、胡论水(今拉林河支流活龙河)、移里闵河(今吉林省境饮马河)等地。金朝建立后,很多迁出故地,新居地有盖州(治今辽宁盖县)、西北路(治今内蒙古多伦县北)等。金代,是姓为官者甚多,后改汉姓温、张2氏。
金代女真族姓氏之一。亦作温迪痕、温迪掀、温的罕、温特罕,《高丽史》作晕底宪。来源于部名。原散居统门水(今图们江)、胡论水(今拉林河支流活龙河)、移里闵河(今吉林省境饮马河)等地。金朝建立后,很多迁出故地,新居地有盖州(治今辽宁盖县)、西北路(治今内蒙古多伦县北)等。金代,是姓为官者甚多,后改汉姓温、张2氏。
见“捺钵”(2037页)。
卓尼藏族始祖。吐蕃赞普赤祖德赞(815—838年在位)时大臣。吐蕃人。相传奉命随军东移,驻防今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及四川若尔盖县黑河、白河、黄河汇流处(即今阿坝、松潘、若尔盖一带),任吐蕃征收赋税官,后
见“毕利”(755页)。
元代蒙古族人民反抗活动之一。至正七年(1347)九月,蒙古八邻部内哈剌那海、秃鲁和伯因不堪忍受蒙古封建主的压榨和奴役,率领本部蒙古牧民发动起义,截断岭北驿道,阻滞了驿站运输和使臣往来,后被镇压。
蒙古蒙哥汗三年(1253),忽必烈军平大理,次年,在德宏地区建立金齿安抚司。八年(1258),金齿百夷诸酋派使者8人北上朝见忽必烈。跋涉万里,行期两年余,于中统二年(1261)四月十四日在上都(今内蒙
见“俄蒙协约”(1685页)。
?—1374明洪武年间苗族起义首领。贵州平伐(今龙里东南一带)人。苗族。洪武六年(1373),与的若等率大平伐苗民起义。谷峡、刺向关等地苗民纷起响应,聚众树栅,攻的敖等寨。七年,遭贵州指挥张岱的镇压,
碑铭。乾隆二十四年(1759)立于北京国子监。清高宗弘历撰文,以满、汉文镌刻。分前后两部分。前半部引言,后半部为四言韵文。记述大小和卓木引兵叛乱及清军出师击敌经过。为研究清军平定布拉呢敦、霍集占之乱重
1650—1685清宗室、将领。一作瓦山。满洲镶蓝旗人。爱新觉罗氏。固山贝子固尔玛浑第四子。康熙四年(1665),封三等辅国将军。十三年(1674),随安亲王岳乐征江西,定湖广。二十年(1681),降
书名。清恭亲王奕訢领衔纂修。共50卷。成书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编年体。内容收录咸丰五年(1855)九月至光绪五年(1879)十月有关云南回民起义及镇压起义的奏谕,所记义军活动及屡败清军的史实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