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涅克尔
清代部分鄂伦春人的别称。名称来源“玛纳依尔”氏族名。清初分布于黑龙江上游北岸石勒喀河至精奇里江(前苏联结雅河)一带,17世纪南迁后,成为今内蒙古鄂伦春族自治旗的鄂伦春人(或说其南迁游猎于今呼玛尔河一带)。旧有说鄂伦春人有广、狭二义:其属广义的鄂伦春人,狭义的不包括该部,因而有的史书只称使鹿部为鄂伦春。
清代部分鄂伦春人的别称。名称来源“玛纳依尔”氏族名。清初分布于黑龙江上游北岸石勒喀河至精奇里江(前苏联结雅河)一带,17世纪南迁后,成为今内蒙古鄂伦春族自治旗的鄂伦春人(或说其南迁游猎于今呼玛尔河一带)。旧有说鄂伦春人有广、狭二义:其属广义的鄂伦春人,狭义的不包括该部,因而有的史书只称使鹿部为鄂伦春。
见“脱罗”(2079页)。
即“榜什”(2420页)。
参见“傣语”(2243页)。
纳西族信仰的一种原始多神宗教。认为“万物有灵,灵魂不灭”,天、地、日、月、山、水、风、火等自然现象和自然物都有神灵,也崇拜鬼魂和祖先。奉“丁巴什罗”为该教始祖。其经书称《东巴经》,巫师叫“东巴”,故称
蒙古族已婚妇女的一种传统发型。亦作练垂。元明时期即甚为流行。明人萧大亨《夷俗记·帽衣》载:“若妇女,自初生时业已留发。长则为小辫十数,披于前后左右。必待嫁时,见公姑,方分为二辫。末则结为二椎,垂于两耳
即“启民可汗”(1174页)。
见“耶律涅鲁古”(1327页)。
蒙古语。又译“威埒齐”。《元史语解》释为“作工人也”。仁宗延祐六年(1319),设置玉列赤局,隶尚工署,置提领、大使各1员,秩从七品,专掌裁制缝线之事宜。玉列赤即从事该项工作之人。
清代新疆喀喇沙尔军政长官。乾隆二十四年(1759)置。驻喀喇沙尔城(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衙署有章京3员、笔帖式3员、委笔帖式11员、贴写通事10员,管理印房、粮饷、回务、台卡诸事。别有绿营守备1员
?—1826清代新疆维吾尔族王公。吐鲁番人。札萨克郡王伊斯堪达尔子。嘉庆十六年(1811),受命袭父爵,进京朝觐。十八年(1813),因私遣人向浩罕馈赠礼物,并密许其在喀什噶尔(今喀什)设立哈孜(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