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人弩
见“编架弩”(2308页)。
见“编架弩”(2308页)。
藏语康巴方言之音译。旧时四川阿坝藏族地区基层组织协助头人办事的人,与※“郭巴”同属差人(基层组织一职位)。每个村寨设2—3人,由寨众推荐办事精干者充当,由部落头人委任。专管本寨各项生产的安排。不脱离生
见“帕拉哇”(1399页)。
即“鸭绿江”(1866页)。
元末官员。唐兀人,字善卿。幼家贫,侨居松江,从师通诗、易二经,授徒养母。善谐谑,多与名士交游。至正十四年(1354)进士,授绍兴路录事司达鲁花赤(镇守官),继任江南行台镇抚,募民组织果毅军,守护城池。
?—1058宋代龛合(今甘肃榆中境)吐蕃大首领。※唃厮啰长子。因其母失宠,与父不协,从青唐(今青海西宁)迁居龛谷。为当地吐蕃首领、部众拥戴为部落首领,宝元二年(1039),受宋封为澄州团练使。庆历四年
见“珍州”(1562页)。
见“松桃县”(1295页)。
敦煌吐蕃藏文文书。见《敦煌吐蕃文献选》伯字1205号卷子。此卷原为一整卷,后被分成两页,即伯希和(法国人)487页和488页,统一编号为伯字1205号。阅读时需将两页拼接通览。内容是王莽赞致内相(亦称
哈尼语音译,意为“建新寨”。建新寨原因:一、发生天花、霍乱、鼠疫等瘟疫,禽畜和居民大量死亡;二、村寨“最玛”(村寨行政首领兼宗教头人)和家族长老之间不睦;三、多次发生火灾;四、生六指(趾)、双胞胎和五
?—348十六国时期后赵王子。上党武乡(治今山西榆社县西北社城)人。羯族。后赵主※石虎子。延熙元年(333),封前锋将军、司隶校尉、乐安王。次年,与章武王石斌合击北羌王薄句大于北地、冯翊,迫之退保马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