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盛世才第二次大清洗案

盛世才第二次大清洗案

民国时期新疆军阀盛世才炮制的旨在铲除异己力量的案件。1940年,盛世才为抵制苏联和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疆的影响,炮制了所谓企图分裂中国领土、建立“伪政权”的一系列暴动案,诬称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新疆学院院长杜重远,与财政厅长张宏与、伊犁警备司令姚雄、边务处长陈培生、建设厅长阿不都大毛拉(维吾尔族)、公安管理处副处长库尔班尼牙孜(维吾尔族)、阿山行政长沙里福汗(哈萨克族)、艾林郡王(哈萨克族)、布哈特贝子(哈萨克族)、公路局长别克迭也夫(归化族,即后之俄罗斯族)、回族副厅长兰延寿及苏联驻迪化领事馆代总领事欧阳杰克等谋划在当年“九一八”民众纪念大会上发起暴动,阴谋刺杀本省最高长官,推翻新疆现政府,建立托派力量和汪伪力量的联合政权。具体步骤是先分别在外区的阿山和南疆暴动,成立蒙哈联合政府和维吾尔共和国,同时引诱省城军队出城,乘机在城内动手,最后由杜重远领导这两个政府;新政府暂时与苏联亲善,最终将投靠汪伪和日本。从而将杜重远等一大批爱国民主人士和进步民族上层逐一加以逮捕、杀害、监禁。许多革命志士被害得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它是盛世才1942年公开迫害中国共产党人的预演。

猜你喜欢

  • 打牙仡佬

    古族名。又作打牙革老。明代至民国间对部分※仡佬族之称呼。以有凿去牙齿之习俗得名。一说以女子将嫁先打去二齿以防折损夫家,一说为了美观。另论双亲死,子媳各去二齿投棺中以示诀别。主要分布在黔西、平远(今贵州

  • 永宁安抚司

    参见“永宁宣抚司”(639页)。

  • 察纳

    蒙古语音译,意为“滑雪板”。汉文文献写作“木马”。古代蒙古森林狩猎部落居民冬季代步之交通工具。拉施特《史集》曾详载森林兀良哈人使用察纳的情况:冬日以名曰察纳之板系于足下,持杖撑雪而行,有如水上行舟,其

  • 把秃孛罗

    明初瓦剌贵族首领。一说为古儿烈兀惕人,或谓辉特部人。15世纪初,与马哈木、太平共理政事,分领瓦剌诸部。永乐七年(1409),被明廷封为金紫光禄大夫、安乐王。自是,贡使不绝。屡协同马哈木与东蒙古本雅失里

  • 贺兰山

    亦称阿拉善山。在内蒙古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北边境接界处,南北走向,呈新月形。南北长25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海拔2000—2500米。最高峰为达呼洛老峰,海拔3556米。西坡天然森林面积较大,

  • 阚首归

    ?—491北魏时高昌王。阚伯周子。太和(477—499)初,父卒,弟阚义成继位。岁余,受柔然支持,杀弟自立为王。十五年(491,《魏书·高昌传》作五年,481年恐误,时阿伏至罗尚未西迁),为高车王阿伏

  • 翕侯

    官名。又写作“翖侯”。汉代乌孙、大夏、康居等均有设置。国事一般为若干翕侯分管,由国王统领。参见“五部翕侯”(266页)。

  • 喀尔喀札萨克图汗部附牧辉特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当济尔哈河东岸。东至胡济尔图,接札萨克图汗左翼中旗及右翼后旗界,西至克勒特肯察布,接札萨克图汗部右翼左旗界;南至乌里达沙尔,接札萨克图汗部左翼中旗及右翼后旗界;北至察罕诺尔,接札

  • 布路沙

    见“配夏哇”(1813页)。

  • 阿勒莫

    达斡尔族的传统食品之一。荞麦米的一种。达斡尔语音译。20世纪初以前,荞麦是达斡尔族的粮食作物之一,除将其加工成面粉压饸饹(面条的一种)食用外,即制“阿勒莫”。方法是:将荞麦放锅内煮沸后炕至八成干时推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