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秃里

秃里

①契丹语官名。又译作“吐里”。为※奚六部之官。一说全称“奚六部秃里太尉”。亦常称“奚秃里”、“奚六部秃里”、“奚秃里太尉”等。《辽史·萧拔剌传》:开泰(1012—1021)年间“累迁奚六部秃里太尉。”时执掌不详,据《辽史》任是职者有:耶律敌剌、耶律霞里(以上太祖时)、铁剌、萧思温(以上太宗时)、萧拔剌(圣宗时)、耶律韩留、耶律特么(以上兴宗时)、耶律郭三(道宗时)、耶律何鲁扫古(道宗时)、耶律阿息保(天祚帝时)等。女真立国,亦设是职。据《金史·百官志》:“其后惟镇抚边民之官曰秃里,……此则具于官制而不废,皆踵辽官名也。”“诸秃里:秃里一员,从七品,掌部落词讼、防察违背等事。女直司吏一人,通事一人。”② 中国古代北方部落名。札剌儿部分支之一。参见“札剌儿”(433页)。

猜你喜欢

  • 韦拔群

    1893—1932广西右江革命根据地和百色起义领导人之一。原名秉吉、秉乾,又名韦萃。广西东兰县人。壮族。青年时为寻求革命道路,曾赴长江下游各省考察民情,并拜会孙中山和廖仲凯。1916年参加护国军,讨伐

  • 却藏呼图克图二世

    见“罗桑丹贝坚赞”(1423页)。

  • 文东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将此卫与永乐五年(1407)正月所设兀的河卫均改作乌登河卫。

  • 阿巴海

    蒙古亲属称谓。蒙古语音译。《至元译语》作阿不合。《华夷译语》作阿巴哈。《鞑靼译语》作阿把合。《登坛必究》作阿补阿。《武备志》作哈不合。《俺答汗传》、《蒙古黄金史》、《蒙古源流》等均汉译作阿巴海。本意为

  • 建和

    南凉康王秃发利鹿孤年号。400—402年,凡3年。

  • 烧琵琶

    古代契丹、蒙古等族的占卜法之一。琵琶,指牲畜或兽类的肩胛骨。即以烧胛骨占吉凶,类似古之龟卜。契丹人以羊骨灼占,谓之羊卜。蒙古人沿袭之。每遇大事如出兵、进退、择将、遣使及生死等,必占卜之。《黑鞑事略》:

  • 北沃沮

    古沃沮族的一支。因分布于沃沮区域北部(一说在长白山北)而得名。《后汉书》等称其“去南沃沮八百余里”,史界比定分布地区说法不尽一致:一说在今吉林省延吉、珲春、和龙、汪清等县地;一说图们江以北,兴凯湖以南

  • 扎西泽巴

    ?—1720清代西藏地方官员。藏族。原系五世班禅罗桑益西官员,后为拉藏汗属下。康熙四十五年(1706),受命管理后藏娘区军队。五十六年(1717),准噶尔部策妄阿拉布坦遣军侵扰西藏,包围拉萨,他密通书

  • 斡脱所

    见“斡脱”(2424页)。

  • 铜禁

    金代有关铜的禁令。以战争频仍,财政紧张,铜钱短缺。铜是铸钱的原料,为确保铸钱用铜,制定许多铜禁。正隆二年(1157)冬十月,初禁铜越外界,悬罪赏格。大定八年(1168),重申禁止销钱作铜令。大定十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