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笮夷

笮夷

汉代羌人部落之一。以善建“笮桥”而得名。傈僳族先民。《华阳国志·蜀志》定笮县(即今四川盐源、盐边一带)条款:“笮,笮夷也,汶山曰夷,南中曰昆明,汉嘉、越巂曰巂,蜀曰邛,皆夷种也。”居今四川雅安、西昌及凉山地区。藏族称傈僳族为“笮巴”,傈僳族中也有盐源、盐边为其祖居地的传说,说明汉晋时的“笮夷”与傈僳族有密切的渊源关系。唐樊绰《蛮书》载:“栗粟两姓蛮、雷蛮、梦蛮皆在茫部(茫应为邛。即邛部,今四川一带)台登城(即今四川冕宁县),东西散居,皆乌蛮、白蛮种族”。“栗粟”的“粟”音近“笮”,其地望与“笮夷”的分布也大致相符。“栗粟”这一族称的单独出现,表明当时傈僳族已从“笮夷”中分离出来,形成了具有自己民族文化特点的单一民族。参见“傈僳族”(2248页)。

猜你喜欢

  • 白勒库达

    解放前新疆柯尔克孜族婚俗。柯尔克孜语音译,意为“母胎订婚”。类似内地的指腹婚。据说此种形式渊源于玛纳斯。一般发生于关系较好的家族或亲戚之间,希望亲上加亲。婚配概由父母及氏族首领包办。解放后渐被淘汰。

  • 舜化

    即“舜化贞”(2262页)。

  • 清谨

    西夏职官六品封号。西夏语音“宜尼则”。西夏文《官阶封号表》中有“文孝敬东南姓官上原耐”称号。下有是直、惠行、惊救、略炉、遮蔽等5种。参见“官阶封号表”(1532页)。

  • 布占泰

    ?—1618明代海西女真乌拉部首领。又作卜章台、卓古,号何叱耳。女真族。与哈达部同祖。纳齐布禄七世孙,布干第三子,满泰之弟。乌拉部长。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六月,结扈伦四部掠建州努尔哈赤村寨。九月

  • 钵鲁欢

    见“博尔忽”(2150页)。

  • 大赉厅

    旧厅名。在今吉林省大安县。元为斡脱怜万户府地。明为洮儿河卫及卓儿河地面。清初置札赉特旗。光绪三十年(1904),以该旗莫勒红冈子垦地置此厅。为清末实行放垦,割蒙旗土地而设的行政区划之一。1913年改为

  • 磁家务窑

    契丹王朝时期重要烧瓷窑址。位于今北京房山县磁家务。北靠半壁山,南临大石河。1981年调查发现。规模较大,东西宽200米,南北长300米。烧造年代较长,始烧于契丹初期,金代有所发展,直到元代方停。器物种

  • 麦克零

    见“乜克力”(44页)。

  • 世职

    清代八旗制度中的一种官爵世袭制度。依其定例可分为两类:①世爵,即公、侯、伯、子、男、轻车都尉、骑都尉、云骑尉,其中又分为26等。此内,分两种情况:一是赐予“诰命”文书,得爵者子孙世袭原封之爵;一是赐予

  • 孟昉

    元曲家、文史学家、书法家。字天暐(或伟),回回人。先世西域人,徙太原,后寓居北平(治今河北完县东北)。元至正十二年(1352),由翰林兼国史院侍制,迁江南行台监察御史。习经、史,学博识敏,善模仿先秦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