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答失蛮

答失蛮

①元代伊斯兰教徒中的一种称谓。宋代汉译打厮蛮,亦译大石马、达失蛮、达识蛮。源于波斯语,意为“明哲的人”。元代该词使用颇广:一般指伊斯兰教学者,在文献中,常与僧、道、也里可温(基督教教士)并称;有时也泛指伊斯兰教徒;亦有人以此为名者。元代,与僧道、也里可温、儒人一样,享有免除军役、差役和赋役的待遇。许多称为答失蛮的伊斯兰教学者曾在※回回掌教哈的所中任职,执掌回回人的词讼、婚户、钱粮、刑名等。元朝政府虽明令取消,但按照伊斯兰教教法的规定,对回回人仍拥有部分权力。 ②(1248—1304)元朝大臣。蒙古克烈氏。※孛鲁欢第三子。幼事忽必烈于王府,充宿卫,任必阇赤(书史)。忽必烈即位后,独掌第一怯薛,兼监斡脱总管府,又兼户部尚书、内八府宰相,掌财政及诸种祭祀。至元十八年(1281),掌泉府司事。二十四年,先后从帝及皇孙铁穆耳征叛王乃颜、合丹。二十五年,充宣政院使,掌全国佛教及吐蕃事务。次年,从帝征叛王海都至杭海山(今杭爱山)。成宗元贞元年(1295),加平章军国重事,奉命征海都党亦怜真。大德三年(1299),兼翰林学士承旨,仍领泉府司事。追封高昌王,谥忠惠。③(1258—1317)元朝将领。哈剌鲁氏。哈只之子。袭父职为忽必烈宿卫,充博尔赤(司膳)。揭发阿合马恃权擅政、侵贪财赋之罪。至元二十四年(1287),从讨叛王乃颜,有功。二十六年,从征海都于杭海岭(今杭爱山),受命督运粮饷。曾谏言撤尚书省,奏劾右丞相桑哥之弊端。成宗即位后,领供膳司事。曾劝阻成宗亲征海都。迁司农丞、司农卿。大德十一年(1307),迎奉武宗海山即位,任中书参知政事,仍司农卿。仁宗即位后,历任佥宣徽院事、宣徽使。卒,追封定国公,谥忠亮。

猜你喜欢

  • 益过尼过俄

    傈僳语音译,意为“亲人离别调”。傈僳族民歌曲调名。通常在亲人离家远行送别时送行人与被送行人之间对唱。内容为互嘱分别后注意安全、保重身体、照料好大小事务,并请神灵保佑,使全家内外无灾无患,幸福美满。

  • 古木河卫

    见“可木卫”(491页)。

  • 奄利大水

    即“掩㴲水”(2037页)。

  • 李士彬

    宋朝边将。党项羌族。延州金明(今陕西安塞县)人。※李继周子。仕宋,官殿直,诏管勾部族事。宋天禧四年(1020),任金明县都监,会党项李德明属部宥州羌腊儿劫掠延州熟户门嵬族,率兵击之,斩腊儿,夺马300

  • 明实录

    明官修编年体史料长编。500册,共2925卷。明史馆撰。其主要资料来源于明朝宫廷档案。起明太祖朱元璋,至明熹宗朱由校止,凡15朝,后人又补辑崇祯朝17卷。有关明代的政治、经济、军事、灾祥、祭祀、营造、

  • 阿尔萨朗

    清朝武官。蒙古正黄旗人。初名门都。天聪九年(1635),从军征明,攻松山,败明总兵祖大寿兵,继败明锦州兵。太宗嘉其勇,赐名阿尔萨朗,授三等甲喇章京世职。顺治元年(1644)五月,随固山额真叶臣等平定山

  • 巴拉哈达洞壁墨书

    辽代契丹小字墨书题记。书于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附近巴拉哈达山洞内。有多处,现可辨出70余字,中有意为“大康三年四月十三日”字样。

  • 达赉逊库登

    见“打来孙”(429页)。

  • 费扬武

    ?—1647清初将领。满洲正蓝旗人。纳喇氏。崇德七年(1642),以参领随饶余郡王阿巴泰征明,过燕京(今北京),趋山东,先后败明总督范志完、总兵吴三桂军,叙功予云骑尉世职,管佐领事。顺治元年(1644

  • 张俭成

    即“张建成”(118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