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红缨帽

红缨帽

清代带有红缨的满族男帽通称。因早期男子礼帽顶披红缨故名。源自金代女真,元代蒙古人也有戴者。《大明一统志》卷89有生女真帽缀红缨的记载。满族礼帽有暖帽、凉帽之分。冬春多戴毛皮制暖帽,也称毛皮帽;夏秋多戴草编凉帽。暖帽,在缝合的顶上,加一团红毛为饰;凉帽,在帽顶上加一小雨缨,即红缨。另有便帽,以红绒为顶,顶后或垂尺余红缦。时有“红缨满洲”之称。清太祖时,曾禁止在村子里戴有帽缨的凉帽,太宗时曾禁止帽上锭尖缨,顺治时方许黑帽缀以红缨,以后渐渐变成只有官兵的帽子才饰红缨,直到清末。

猜你喜欢

  • 嘎拉达苏台庙

    内蒙古巴林右旗十三大庙之一。亦称好特苏尹伯格勒图、查干宝力格庙。清乾隆年间(1736—1795),于大板镇东北约四十里处的阿布德仁台山修建。以建在嘎拉达苏台而得名。民国初,巴林旗土地被放垦,建立林西县

  • 萨察伦

    1785—?清代诗人。原名虎拜,字肇文,别号珠士。福建福州人。回族。系元代诗人萨都剌之后裔。嘉庆九年(1804)中举。次年赴京考进士,可能不第,遂游历浙江、江苏、江西等地数年。嘉庆二十二年,取滇南县令

  • 耶律安抟

    ?—953辽初将领。契丹族。辽世宗※耶律阮族兄。父迭里,辽太祖阿保机时为南院夷离堇,阿保机卒时因谏长子耶律倍继位惹怒淳钦皇后,被害。他自幼若成人,居父丧,哀毁过礼,见者伤之。既长,寡言笑,重然诺,循规

  • 珲托和

    见“内管领”(308页)。

  • 乾元殿

    金上京(在今黑龙江省阿城县白城子)宫殿名。约建于太宗天会(1123—1135)年间,为木结构的七间大殿,屋顶以瓦仰铺,以泥补之。以木为鸱吻及屋脊,绘以彩墨。下铺帐幕。殿前有“乾元殿”汉字匾额。殿阶高四

  • 谋鲁斡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又译作“谋鲁盌”。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瓦里(由※籍没奴隶组成)名。属天祚皇帝※永昌宫。是宫下尚有一※抹里名谋鲁盌。

  • 巴牙喇

    亦作拜雅喇,满语音译。清代护军的满语 (1621),进攻辽阳时,以红甲配合败明骑兵,又以诸贝勒白拜雅喇败明步兵。天聪三年(1629),太宗皇太极首次征明都,以每牛录巴牙喇8名从征,2名留守。顺治十七年

  • 邺县

    地名。战国魏置。晋为司州魏郡属县,治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后赵建武元年(335),上党武乡(治今山西榆社县西北社城)羯人石虎自立为大赵天王,自襄国(治今河北邢台市)徙都于此。青龙二年(350),冉闵(

  • 对喀纳

    ?—1675清朝大臣。满洲正蓝旗人。姓钮祐禄氏。顺治二年(1645),由内院笔帖式迁工部主事。历官郎中、刑部启心郎。十七年(1660),补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次年,迁刑部侍郎。康熙五年(1666),擢刑

  • 乡荐

    契丹科举制度,有乡、府、省三试之设。凡乡中,曰“乡荐”。